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路加福音第四章

 

{\Section:TopicID=434}四.藉受試探所作的預備(四113

  1 在主的生命中,沒有一刻不是被聖靈充滿的,但這裏特別提到祂被聖靈充滿是與祂受試探有關。被聖靈充滿意思是完全降服於祂,完全順服神的每一句話。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倒空已知的罪和自我,神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他裏面。耶穌受洗後從約但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很可能是沿死海西岸的猶太曠野。

  23 我們的主在那裏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那些日子祂沒有喫甚麼。四十天完畢後,有我們較為熟悉的三個試探,事實上這三個試探發生在三處不同的地方──曠野、山上、耶路撒冷的聖殿。耶穌的真實人性,由他就餓了這句話反映出來。飢餓是第一個試探的目標。撒但建議主耶穌以祂的神能去滿足肉體的飢餓。這個試探的詭詐之處,是行動本身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耶穌順從撒但這樣做,祂就錯了,祂必須根據天父的旨意而行。

  4 耶穌引用聖經(申八3)來抵抗試探,遵行神的話語比滿足肉體的食慾更重要。祂沒有爭辯。達祕說,「藉凓聖靈的能力,一節經文已能使人啞口無言;爭戰時得力的整個祕訣,在於正確地使用神的話。」

  57 在第二個試探中,魔鬼……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耶穌。撒但展示他的所有需時很短,他要給耶穌的不是這世界,而是這世上的萬國。從一方面看,他確實有權柄掌管這個世界的萬國。因為人的罪,撒但成為「這世界的王」(約一二31;一四30;一六11),「這世界的神」(林後四4),和「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弗二2)。神已經定意「世上的國」有一天會「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啟一一15)。因此撒但所要給基督的,無論如何最終也會屬於祂。

  作王並沒有捷徑,必須先經過十字架。在神的同意下,主耶穌要先受苦才可進入祂的榮耀。祂不能以錯誤的途徑成就合法的結局。不管條件有多吸引,在任何情況下祂也不可能下魔鬼。

  8 因此,主引用申命記六章13節,說明作為一個人,祂應該單單敬拜和事奉神。

  911 在第三個試探中,撒但領耶穌到耶路撒冷,站在殿頂上,叫祂跳下去。神在詩篇九十一篇1112節不是應許過會保護彌賽亞嗎?或許撒但想引誘耶穌,藉凓表演一個惹人注目的特技動作,來顯示自己是彌賽亞。瑪拉基曾經預言,彌賽亞會忽然進入祂的殿(瑪三1)。耶穌可以趁這時機,不用上加略山,就能贏取名聲,讓人知道祂就是所應許的拯救者。

  12 耶穌第三次引用聖經來抗拒試探。申命記六章16節禁止人試探

  13 魔鬼被聖靈的寶劍擊退後,暫時離開耶穌,等到有機會的時候。試探通常是一陣陣突發的,而不是連續不斷的。

  這裏要提出與試探有關的另外幾個要點:

  1.路加福音的次序與馬太福音有別,第二和第三個試探剛好倒轉,但原因不明。

  2.在所有三個情況裏,結果或目的是完全對的,但達成這些結果的方法卻是錯的。順服撒但、拜他或任何受造之物,都是錯的,試探神更是錯的。

  3.第一個試探與身體有關,第二個與魂有關,第三個與靈有關。三個試探分別引起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

  4.三個試探圍繞人類最強的其中三種本能要求──食慾、權力和佔有慾,以及得到眾人認同的慾望。多少時候,門徒被引誘去揀選一條舒適和容易走的路,在世界上追尋顯位,在教會裏取得高職。

  5.在三個試探中,撒但都用了一些宗教的用語,將試探包上令人佩服的外衣,他甚至引用經文(1011節)。

  司徒雅各恰切地指出:

  試探記載的研究、闡明兩個重點。一方面,證明受試探不一定會犯罪;另一方面,所記載的解釋了後來一個使徒的偉大說法:「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11」(來二18

  有些人認為,如果耶穌不能犯罪,那麼試探便沒有意思了。事實是這樣的;耶穌是神,而神是不能犯罪的。主耶穌從來沒有放棄神的任何屬性,在地上生活的時候,祂的神性是隱藏了,但卻沒有、也不可能被放棄。有些人又說,作為神祂不能犯罪,但作為人祂能夠犯罪。然而祂是人也是神,如果祂今天能夠犯罪,這是匪夷所思的。試探的目的,不是要看看祂會否犯罪,而是要證明祂不能犯罪。只有一個聖潔、無罪的人子,才能成為我們的救贖主。

{\Section:TopicID=435}五.藉教導所作的預備(四1430

  1415 第1314節中間相距約有一年的時間。這段期間,主在猶太傳道,只有約翰福音第二至五章記載這段傳道事跡。

  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開始第二年的公開事奉,祂的名聲傳遍了四方。祂在猶太會堂裏教訓人,得到廣泛的稱讚。

  1621 耶穌在拿撒勒,就是祂長大的地方,按常在安息日(即星期六),進了會堂。我們還讀到兩樣祂會按常做的事,祂按常禱告(路二二39),和習慣地教訓其他人(可一○1)。有一次祂在會堂裏站起來舊約的經文,司事把寫上以賽亞預言的皮卷交給祂。主解開那皮卷,就是現在我們所認識的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讀出第1節和第2節的上半節。這段經文一直被公認為描述彌賽亞的事奉。耶穌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祂已盡量清楚的說明,祂就是以色列的彌賽亞。

  注意彌賽亞使命的革命性含意。祂來是要處理一直折騰人類的巨大問題:

  貧窮。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憂愁。醫好傷心的人(譯者按,路加福音沒有記錄這句,但以賽亞書有)。

  捆綁。報告被擄的得釋放

  痛苦。瞎眼的得看見

  壓迫。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總括來說,祂來是要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為這世界嘆息、勞苦的人們而設立的新時代的開始。祂獻上自己,消解所有折磨我們的疾病。事實如此,不論這些是身體上還是靈性上的疾病,基督都一一消解。

  祂讀到「……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便停下來。這個很重要,祂沒有繼續讀以賽亞書的下文「……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祂第一次降臨的目的,是要傳講神悅納人的禧年。現在這個恩典時期是悅納的時候,是拯救的日子。當祂再次降臨世界時,就會宣告我們神報仇的日子。注意悅納的時候是說,而報仇的時候卻說日。

  22 很明顯,眾人都讚嘆不已,他們讚揚祂,為祂的恩言所吸引。他們大惑不解,為何約瑟的兒子──那個木匠──有如此出色的講論。

  23 主知道眾人對祂的愛戴很表面,他們並非真的欣賞祂真正的身分和價值。對他們來說,祂只是一個在他們中間長大的孩子,在迦百農取得一點名聲而已。祂佔計他們會對祂說,「醫生,你醫治自己罷!」這句俗語一般的意思是:「你行在別人身上的事,也要行在自己身上。你要醫治自己,因為你說可以醫治其他人。」但這裏的意思有些差別,接下來的一句有解釋,「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裏。」家鄉指拿撒勒。這是對祂輕蔑的挑剔,他們的意思是要祂在拿撒勒行神蹟,像祂在其他地方行的一樣,好使祂免受嘲笑。

  2427 主指出人事上一個根深蒂固的定律:偉大的人在自己家鄉總不受賞識。然後,祂引述舊約裏兩件明顯直接的事例,就是神的先知因為得不到以色列人的賞識而被差往外邦。以色列中遍地有大饑荒時,雖然有許多猶太寡婦,但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他們任何一個人那裏去;卻被差往西頓的一個外邦寡婦那裏。雖然以利沙事奉期間,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他沒有奉差往他們中間任何一人那裏去,反而被差往敘利亞軍的元帥、外邦人乃縵那裏。試想想耶穌的話對猶太人會產生甚麼衝擊。他們視婦女、外邦人和痲瘋病人為社會中最低下的人,但主在這裏竟把這三類人放在不信的猶太人之上!祂這番話的言外之意,就是舊約的歷史會重演。儘管祂行神蹟,祂也不但會被拿撒勒城拒絕,更會被以色列國拒諸門外。正如以利亞和以利沙所做的,祂會轉向外邦人。

  28 拿撒勒的人完全理解祂說話的含意。僅就恩典臨到外邦人的暗示,已令他們憤怒如雷。賴爾主教評論:

  人類深痛惡絕基督所宣告有關神主權的教訓。神沒有任何義務要在他們中間行神蹟12

  2930 眾人攆他出城……帶他到山崖,企圖把他推下去。毫無疑問這是由撒但唆使的,他再三嘗試要消滅這王位的繼承人。耶穌神奇地從群眾當中直行過去,離開了那裏。祂的仇敵完全無力去制止祂。照我們所知,祂再沒有踏足拿撒勒了。

 

肆.人子證明祂的能力(四31~五26

{\Section:TopicID=437}一.駕馭邪靈的能力(四3137

  3134 拿撒勒喪失的,迦百農得凓了。迦百農人看出祂的教訓帶凓權柄,祂的話令人信服,驅策人前行。第3141節描述主的人生中一個典型的安息日,揭示祂能駕馭鬼魔和疾病。首先,祂來到會堂,在那裏遇見一個被污鬼的精氣附的人。這個字通常用來形容邪靈,意指他們本身是不潔的,使受害人過不潔的生活。從這段經文可見被鬼附的現實情況。首先有驚恐的喊叫──「我們與你有甚麼相干!」(譯者按:中文譯本和很多英文譯本都有「唉」一字,而英王欽定本根據一些抄本,加上了這一句。)然後,該靈表明清楚知道耶穌乃是神的聖者,祂最終會毀滅撒但的黨羽。

  35 耶穌從兩方面命令那鬼:「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罷!」鬼依凓行,把那人摔在地上,就出來了,卻沒有傷害他。

  3637 眾人感到驚訝!耶穌的話有何獨特之處,連污鬼也要順服祂?祂所倚仗那難以言喻的權柄能力是甚麼?怪不得耶穌的名聲傳遍了周圍地方!所有耶穌行在這個世界的神蹟,都是祂在靈界所行的類似神蹟的影像。舉個例子,下列路加福音記載的神蹟傳達了屬靈的教訓:

  趕逐污鬼(四3137)──從罪的污穢和污染中得拯救。

  醫治西門岳母的熱病(四3839)──從罪引起的不安和衰弱中得釋放。

  潔淨長大痲瘋的(五1216)──從罪帶來的被棄和絕望中得醫治(請參看一七1119)。

  醫治癱子(五1726)──脫離罪的綑綁,有能力事奉神。

  叫寡婦之子復活(七1117)──罪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們需要生命(請參看八4956)。

  平靜風浪(八2225)──基督能夠掌管門徒生命中肆虐的風浪。

  被群鬼所附的格拉森人(八2639)──罪帶來暴力、瘋狂,把人排斥於文明社會之外。主使人恢復合宜的舉止和清醒的頭腦,與祂有交通。

  摸祂衣裳繸子的婦人(八4348)──罪帶來貧困和沮喪。

  給五千人吃飽(九1017)──罪惡的世界飢慕神的糧食,基督透過門徒滿足他們的需要。

  被鬼附的孩子(九3743上)──罪的殘酷和暴力,基督的醫治大能。

  醫治駝背的女人(一三1017)──罪使人扭曲和殘廢,耶穌的撫摸帶來完全的康復。

  患水腫的人(一四16)──罪帶來不適、痛苦和威脅。

  瞎眼的乞丐(一八3543)──罪使人眼瞎,看不見永恆;新生使人重見光明。

{\Section:TopicID=438}二.醫治熱病的能力(四3839

  隨後,有人請耶穌到西門的家治病,西門的岳母害熱病甚重\cs8。當主一斥責那熱病,熱病就退了。治療不但立時奏效,而且帶來完全康復,這從她能夠起來服侍他們可見。通常一個人患重熱病後會虛弱和無精打采。(提倡修士獨身的人對這段經文感到不大自在,因為經文顯示彼得是一個已結婚的人!)

{\Section:TopicID=439}三.勝過疾病和鬼魔的能力(四4041

  40 安息日臨近結束,被逼停止活動的人們再次活躍起來,他們把很多病人和被鬼附的人帶到耶穌那裏。沒有一個人徒然往返,祂醫好每一個病人,趕出人身上的鬼。許多今天聲稱為信心醫治者的人,只對那些預先選定的人施行他們的神蹟,但耶穌醫治每一個人。

  41 被逐出來的鬼知道耶穌就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但祂不會接受鬼魔的見證,故不許他們作聲。他們知道他是彌賽亞,但神有其他更好的器皿來宣佈這個事實。

{\Section:TopicID=440}四.旅行傳道發出的能力(四4244

  第二天,耶穌退到迦百農附近的曠野地方。眾人去找他,找到了,就請求祂留下來;但耶穌提醒他們,祂在加利利的別城還有工作要做。祂從一個會堂走到另一個,傳神國的好消息。耶穌自己是王,祂要作他們的王,但他們必須先悔改;祂不會作一群不願棄罪的人的王,罪就是障礙。他們想脫離外邦人的統治,而不是他們的罪。──《活石新約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