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稅吏撒該得救(十九1~10)
.稅吏撒該(1~2)
撒該是稅吏長,有權柄、有地位,又是財主,這是多少人羨慕追求的人生。但撒該的心並不因此而感到滿足,因為他面對眾人的厭棄、拒絕,金錢並不能使他滿足。
.撒該渴慕耶穌(3)
撒該必曾風聞耶穌傳道叫人悔改的事,他也可能聽說稅吏馬太棄稅關跟隨主的事,故此,他也要看看耶穌。太多基督徒往往只停留在知道耶穌的階段,而沒有以行動經驗祂的真實,以致信仰生活常在疑惑當中。
.撒該的決心(4~6)
撒該有兩方面的困難:主觀的困難是他的身量矮,客觀的環境是耶穌被許多人包圍,他不能接近耶穌。撒該決心克服困難,他向前又向上,跑到前頭又爬上桑樹,並且把握機會,因為他知道耶穌必從那裏經過。有甚麼困難叫你不能到耶穌面前呢?你必須把握機會,不然就後悔莫及了!
.撒該得救(7~10)
撒該蒙主呼召,就立即從樹上下來,接待耶穌到他家裏。撒該雖然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有其傳統的宗教信仰,卻沒有得救。撒該接待耶穌,認罪悔改,從他歸還訛詐的錢,把一半家財賙濟窮人,可知其生命的改變。這正是主到世上來的目的,撒該找到了主,得蒙拯救,是因為有謙卑認罪和悔改的心,救恩臨到他和他的家庭。撒該的經驗見證了主對罪人的接納,願意我們同樣得凓主的拯救。
祈禱 主啊,𣿫改變了撒該的生命,也必能改變我。
交銀的比喻(十九11~27)
.主設此比喻的動機(11~12)
當主耶穌離開耶利哥往耶路撒冷,跟隨的人和門徒以為他要在耶路撒冷作王,又以為神的國快要顯現。主知道他們錯誤的想法,就設此比喻。這比喻中的貴冑,顯然是指主自己;「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是指祂復活升天以後還要再來,那時神的國才降臨,祂也要與僕人們算帳。
.恩賜與賞賜(13~26)
主交銀給十個僕人,「十」是代表全體的數字,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信徒都從主那裏領受恩賜,所以信徒應當把握機會,運用恩賜,忠心見證主恩,傳揚救主,等主回來時好交帳。主得國回來算帳的時候,那忠心殷勤作工、為主多得人、多結果子的必有大賞賜,主要將更大的責任和更大的權柄託付他們。但那些雖得救卻懶散不結果子的,主來時必受虧損,被定罪,因為審判是從神的家開始的。你我也從主得凓恩賜,也當努力為主工作,以免因不結果子而被主厭棄。
.仇敵的下場(27)
仇敵是指那些敵擋基督、拒絕主,不讓祂作自己生命主宰的人,其結局就是死,就是滅亡。
祈禱 主啊,我願意忠心傳揚𣿫的救恩,引人歸主。
主進聖城的榮耀(十九28~48)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28~40)
1. 遣徒借驢(28~34):主打發兩個門徒去村內借驢,他們所遇見的正如主所說的,顯明主耶穌無所不知的神性。驢的主人聽說「主要用牠」,就毫不推辭,甘心樂意地任他們牽去為主所用。這種樂意奉獻的心,是是應當效法的。哪些你捨不得奉獻的,就是攔阻你與主相近的事物。
2. 主進聖城的榮耀(35~40):從來沒有人騎過的驢駒,卻能順服地為主所騎,這給我們很寶貴的教訓和啟示。門徒擁戴、呼喚並讚美主的情景,使我們預見將來主在祂榮耀中降臨時的盛況,這豈不叫我們每天也歡呼讚美主嗎!
.主為耶路撒冷哀哭(41~44)
主知道這次歡呼之後,幾天內會有另一種呼喊:「釘祂十字架」,於是祂不禁為這屢次殺害先知的耶路撒冷哀哭。在主被釘十架、復活升天後不到四十年,羅馬的提多將軍圍攻聖域,城陷之日,選民大遭殺戮,城牆被拆毀,正如主所預言「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
.主潔淨聖殿(45~48)
主耶穌第一次進聖城潔淨聖殿,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二章。這是主最後一次進聖城,祂再次潔淨聖殿,趕出做買賣的人,因為主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我也不應讓任何不潔的事物留在心中,豈不知我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
祈禱 主啊!我願𣿫進住我心,作我的主、我的王。──《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