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簡介
「基督是主題,教會是器具,聖靈是力量。」~史廓治
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
使徒行傳是唯一受聖靈感動而寫成的教會歷史記載;使徒行傳也是首段教會歷史,又是唯一記載早期信仰的初期教會歷史。其他歷史記載都只是從路加的凓作抽取資料,再加上一些傳統傳說(及很多假設!)。假如沒有這卷書,我們便損失重大了。從福音書我們主的生平立刻進到使徒書信,會是極大的躍步。誰是接信的教會?她們是如何形成的呢?使徒行傳解答以上及其他不少問題。這卷書不獨是一道橋梁,連接基督生平和使徒書信中的教訓與基督的生命;更是猶太教與基督信仰、律法與恩典的過渡環節。這構成闡釋使徒行傳其中一個主要困難,即是說,這集中在耶路撒冷的小型猶太人運動,逐漸推廣,變成普世性的信仰,甚至侵入羅馬帝國的首都。
貳.作者
幾乎人人都同意,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是同一人。假如第三卷福音書是路加寫的,使徒行傳也是路加的著作;反過來說也一樣(請參看本書路加福音簡介)。
路加著寫使徒行傳的外證早已存在,並且強而廣泛。反馬吉安主義序論中的路加福音部分(約主後160-180年)、穆拉多利經目(約主後170-200年),及早期教會教父愛任紐、亞力山大的革利免、特土良和俄利根,全都認同使徒行傳的作者是路加。幾乎每個跟隨他們學習教會歷史的人都贊同這點,包括優西比烏和耶柔米等權威學者。
使徒行傳本身顯示路加著寫的內證有三方面。在使徒行傳開首,作者特別提到前書,此書也題獻給提阿非羅。路加福音一章1至4節顯示使徒行傳所指的前書就是第三卷福音書。兩書的寫作風格、富憐憫的心腸、詞彙、護教重點及很細微的資料,都把二者連結在一起。要不是後人把路加福音與其他三卷福音書並列,這兩本書便會合成一體,如哥林多前、後書一樣。
第二,從使徒行傳上下文可以清楚看出作者是保羅旅途上的同伴。為人熟悉的「我們」段落(一六10~17;二○5~二一18;二七1~二八16)顯示在記錄的事件中,作者確實在場。以疑惑不信的觀點解釋這些段落屬「虛構」體裁,是不具說服力的。假如加上這些「我們」段落,只是要令書卷看來更真實,那麼為何這些段落並不常出現,而且要插得那麼巧妙呢?又為甚麼隱藏在「我們」中的「我」沒有給予姓名呢?
最後,剔除保羅的其他同伴,而這些同伴是作者以第三身提及的;也剔除在「我們」段落中沒有跟保羅在一起的同伴,只有路加是唯一一個可能剩下來的人。
𨦪.寫作日期
雖然一些新約書卷的寫作日期並不是關鍵,但使徒行傳就頗為重要了。使徒行傳是一卷教會歷史,而且是最早期的教會歷史。
對於使徒行傳的寫作日期,有三種不同的意見,其中兩個認為路加是作者,一個否定。
1.一個是第二世紀。當然,這個日期排除路加是作者的可能性。路加最遲也不會活過主後八十年或八十五年。有些自由派的學者認為作者引用了約瑟夫的《猶太掌故》(約主後93年),但他們所斷言有關丟大的事跡跟使徒行傳的記載並不相符,而二書相同之處也並非強而有力。
2.一般認為路加在主後七十至八十年間寫成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說法容許路加在其福音書中引用馬可福音(大概從主後六十年代開始)。
3.一個可取的結論是,路加在使徒行傳的歷史事跡完結後不久便把這書寫成,就是保羅第一次在羅馬下獄的前後。
有可能路加準備著寫第三卷書(但顯然這不是神的旨意),所以路加隻字不提發生在主後六十三至七十年間的大事。無論如何,以下遺漏沒提到的事件顯示一個較早的寫作日期,羅馬焚城後(主後64年),希律在意大利強烈逼迫基督徒;猶太與羅馬之戰(主後66至70年);彼得、保羅殉道(主後60年代後期);以及傷害猶太人和希伯來基督徒最深的事跡──耶路撒冷的毀滅。因此,很可能路加在大約主後六十二或六十三年,即保羅囚禁在羅馬時著寫使徒行傳。
肆.背景與主題
使徒行傳記載很多生活和行動。當中,我們看見聖靈作工、組織教會,把能力賜給教會,並且擴展教會的對外事工。使徒行傳是偉大的檔案,記載權能的聖靈使用最叫人難以相信的器具,克服最難應付的障礙,採用最異乎尋常的方法,達成最突出的結果。
福音書停止描述的時候,使徒行傳便開始,且以快速、富戲劇性的描述帶領我們覽閱在早年動盪的日子中的初期教會。使徒行傳記載關鍵的轉接期。當時新約教會正處於拋掉猶太教屍衣的時期,展示教會與眾不同的特徵,就是一種新的相交──在基督裏,猶太人與外邦人合成一體。因此,有人恰到好處地稱使徒行傳為:「以撒斷奶期」的故事。
我們閱讀使徒行傳時,看見神在作工,靈裏便感覺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同時,罪與撒但反抗和阻擋時,我們也感受到那種張力。
使徒行傳首十二章,彼得擔演主要角色,因他勇敢無懼地向以色列民傳講福音。從第十三章開始,使徒保羅走到最前線,他是個熱心、被聖靈充滿、孜孜不倦的外邦人的使徒。
使徒行傳包含約卅三年的時期。費廉思指出人類歷史再無另一段時期可與此相比──一小撮平民改變世界至一個地步,令他們的敵人眼中充滿憤怒的淚光說,這些人竟「翻天覆地」1!
大綱
壹.在耶路撒冷的教會(一~七)
一.升天的主應許聖靈的能力(一1~5)
二.升天的主對使徒的訓令(一6~11)
三.門徒專心禱告在耶路撒冷等候(一12~26)
四.五旬節與教會的誕生(二1~47)
五.瘸腿的人得醫治,彼得告誡以色列人(三1~26)
六.遭受逼迫,教會增長(四1~七60)
貳.猶太和撒瑪利亞的教會(八1~九31)
一.腓利在撒瑪利亞傳道(八1~25)
二.腓利與埃提阿伯的太監(八26~40)
三.大數人掃羅悔改歸主(九1~31)
𨦪.直到地極的教會(九32~二八31)
一.彼得向外邦人傳講福音(九32~一一18)
二.在安提阿培植教會(一一19~30)
三.希律的逼害與他的死(一二1~23)
四.保羅首次傳道旅程:加拉太(一二24~一四28)
五.耶路撒冷的會議(一五1~35)
六.保羅第二次傳道旅程:小亞細亞與希臘(一五36~一八22)
七.保羅第三次傳道旅程:小亞細亞與希臘(一八23~二一26)
八.保羅被捕受審(二一27~二六32)
九.保羅啟程往羅馬並遇船難(二七1~二八16)
十.保羅在羅馬被軟禁及向猶太人作見證(廿八17~31)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