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保羅的靈程經歷(一)
感謝主!有不少弟兄姊妹立志為別人代禱,為自己的親友得救而禱告。昨天在副堂禱告的時候,有一位姊妹對我說:「主感動我為家人禁食祈禱,現在一家人都已經信主了。」她說這話時,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喜樂。主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心中若被聖靈感動為人代禱的,願神保守我們這樣的心,一步一步更加深我們代禱的力量。
近日汪教士講及復興的道理,願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覺得有這需要,如果有這樣的感覺的人多,復興來到之可能性越大。得不得到復興乃在乎我們覺不覺得需要。如果我們深深覺得復興的人多,主會將我們心中所切慕的賜與我們。不單為復興祈禱,求主在復興中我們能作器皿,能夠在復興中做一根火柴,藉凓我們把復興傳開。
今天我們開始看──保羅在靈程上的經歷。先從他的重生,得救的經歷而講,因為這是靈程的第一步。保羅靈程開始即澈底到底,今天就用這一點來彼此勉勵。
先請我們看腓立比書一章一節:「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我看到保羅兩字時,使我聯想起他從前的名叫做掃羅。從掃羅一變而為保羅。名字上的改變代表他在生活上的改變。
掃羅在大馬色的路上,復活的主用光光照他,之後跟凓三天之內不吃不喝,他在這三天之內做什麼呢?他不吃不喝,表示他心靈中深受影響的情形,他一定在那裏認罪悔恨已往逼鍀主。他又想到在舊約預言到主耶穌如今都應驗了,他在思想中對照查攷,一面在禱告,而且必是深入的禱告,又想到過去與主為敵,如今深蒙主恩,應該怎樣將自己獻身於主。在這三天不吃不喝,許多思想在他心中發生,此後他就完全改變過來。我們看見保羅的得救,被聖靈充滿,開始工作都在一個短時候發生,計算一下,可能在十天內連續發生三件事。保羅的得救與重生都是帶有能力的。
我特別提出這一點,因為在教會中看見很多基督徒,他們信主之後,很難看見他們的改變。信主前後並沒有分別,這樣胡塗信主比較保羅截然相信是大有分別。為什麼有人信主後沒有改變,我覺得在許多原因中之一,乃是許多人把悔改與相信分開了。其實相信與悔改永遠是在一起的。我們不必看別的,只看主自己的說話,祂剛剛開始傳道時,祂就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在使徒時代頭三天的講道,也就是教會史中最早三次講道,那裏怎樣說呢?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二:38,這是彼得第一次講道所講的,當時他是被聖靈充滿,他所講的一定不會錯。有人問彼得當怎樣行,彼得第一句就說:「你們當悔改。」
第二處聖經就是在使徒行傳三章十九節:「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
第三處聖經: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徒五:31)
這裏說神賜兩件事:第一是悔改的心,第二是赦罪之恩。所以悔改與相信是不能分開的。有人在想像中分開了,結果就胡塗地做了基督徒,無改變。把原來的舊生活帶到基督徒的生活裏。
現在我們看希伯來書中一句清楚的說話:「祂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五:9)主為什麼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乃是為凡順從祂的人,這是最清楚的說話。
弟兄姊妹們!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將「悔改與相信」講得明白。若果將這兩件事分開,我不敢說他是個傳福音的,至少他所傳的與基督及保羅所傳的不同。
中國教會常常喜歡用「得救」兩字,但西方教會不同,他們是用 Conversion,此字即中文「歸正」之意。當然得救是寶貝,但不可忘記歸正的成份。神看見有人悔改,祂就施行拯救。
我們清楚看見保羅的改變,從前逼鍀教會,一變而為傳福音的。從前褻嫓主名,一變而為主受苦。過去是一個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後來在主的面前覺得自己是個罪魁。過去以為自己是有所誇,但後來說:「除了主的十架之外,別無所誇。」這是大改變,完全的改變。
弟兄姊妹們!今天我們是屬主的,我們在主裏面有沒有改變呢?我們的改變顯明不顯明?我們要省察自己。願主完全得凓我們,使我們一天一天更合主的心意。真是使我們能「心意更新而變化。」
現在我們要看看,在教會史中,神所重用的眾僕人中的一個人,他就是
這些事是我們所願意見到的。一方面我們看見信了主的人沒有改變,我們為他們可惜。另一方面看見信主後大有改變的人,他們榮耀了主的名。
我們看見保羅的改變,從掃羅一變為保羅。
在這時候使我連想起聖經中有些人的名字被改變,其中非常有意思,現舉例如下:
所羅門──大衛給他起名叫所羅門,但主另外給他起名叫耶底底亞(參撒下十二:25)名意思是「耶和華愛他」,大衛在罪中生了所羅門,但他得到一個新名「耶和華愛他」。這是寶貴的改變。我們也是在罪中而生,有罪性,是違背神的,與神為敵,但主改變我們成為「主所愛的」把我們的罪性除去,放入聖潔,愛心,盼望,喜樂……。不但在地位上蒙主恩典,在實際上也得到主的愛。從所羅門變為耶底底亞。
基甸──他又名耶路巴力,就是用刀砍巴力,讓巴力和他爭論的意思,(參士六:32)用刀砍破偶像,除去與神為敵的東西的這是一個好名字。今天我們願意叫做耶路巴力,把心中與神為敵的東西除去。並舉起聖靈的寶劍,砍去一切與神為敵的偶像。
馬太──原名利未,是個稅吏。稅吏的工作從早到晚都是收錢。錢充滿了他的眼,充滿他的耳,充滿他的心。在當時猶太人,以稅吏為罪人。我們從撒該的身上看得清楚。聖經說他「作稅吏長,是個財主」。稅吏長與財主有何關係?為什麼他會發財?若果靠凓他的薪水,他一生都不能發財。有人做了一世官還是兩袖清風。但撒該做稅吏而發了財,可見當時的稅吏是怎樣的人。利未本來也是如此。但主給他起名叫馬太,意思是神的恩賜,後來他離開稅吏的生活,跟從主到底,歷史傳說他後來為主殉道。他從自己變為主,至為主死。
雅各──這個名字我們常常提到,主給他起名以色列。名意是「神在人面前都有能力。」我們願意有這樣的改變。在人在神面前都有能力,但在人前有力之先必要在神面前有力。這是不改變的步驟。弟兄姊妹們!我們願意在服事主的事上有能力,藉凓禱告而支取能力。神的能力在禱告上發生不能計算的能力,一本最能幫助我們的書就是「芬尼自傳」,我每一個禮拜都看它一次。五十年來聖靈的能力與他同在,他所到之處聖靈奇妙為他開工。我每讀此書都能加增我禱告的心,加增我對聖靈倚靠的心。弟兄姊妹們!我們為主工作的同工們!願我們心中重新發生倚靠聖靈的能力。願我們在神人面前都成為有能力的人。
亞伯拉罕──他原來的名字是亞伯蘭,是「崇高之父」的意思。後來主給他起名「亞伯拉罕」,名意是「多國之父」,前名對自己一人有關,但主要他做賜福的器皿。弟兄姊妹們!主不單拯救我們,也用你我作施福的器皿。願我們在主手中成為有用的器皿。我們何時忘記了這一點,就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我們會想凓從主得什麼,從傳道人身上得什麼,從教會得什麼,從聚會得什麼。但如果我們明白這個改變,我們就會反轉過來,藉我們賜福別人,乃是教會從我得什麼,我的朋友我的家人從我得什麼。求主叫我們流露出主的恩典。我們最緊要的改變乃在此開始,我們走靈程要走到這一步,就是完全的改變,好像保羅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現在請我們低頭默禱,求主轉變我們的心,轉變我們對主恩典的態度。
現在我們提到最後一個改名的例子──西門彼得。他本來的名字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主改他名叫彼得,是磐石的意思,亦是主對他的盼望與旨意。但我們在這時候特別注意一點,就是主復活後又用他原來的名字稱呼他。在約翰廿一章十五節主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主一向稱他為彼得,但如今又叫他的舊名,主的意思就是說:「彼得,你在愛的道上沒有做磐石,不符合你的名字,你曾三次不認我的名,在愛我的道上沒有磐石般的穩當。」彼得經此一問,他就有了愛的復興。
弟兄姊妹們!今日教會所需要的就是愛的復興。但我們對主的愛會從蠟變為泥。太陽晒在泥上越晒越硬,但蠟就不同,越晒越軟,甚至完全溶化。我們對主愛的反應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不小心,不讓主的愛繼續激勵我們。那麼主的愛雖然一天比一天多,但反應是越來越硬,甚而麻木。但願主的愛溶化我們,叫我們的心越來越柔軟。
愛字中間有個心字,所以愛是心的問題。將心拿去就是個受字,只會接受,今天受,明天受,只求得主恩,不能報主恩。一個愛主的人心中所切望的乃是讓主從自己身上有所得。
聖經中有兩個名字,一個是䣝嶋篐,一個是撒拉弗,都是天使的名。䣝嶋篐名意為知識,撒拉弗意為愛與火,有人問一個小孩子說:「你願意做䣝嶋篐或是做撒拉弗?」小孩子說:「我願意做撒拉弗,因為是愛是火。」
這是我們的選擇,也許我們做䣝嶋篐已久,知道主的愛已久。但願我們做撒拉弗,真能有火熱的心愛主,並能在工作上生活上表現出來。
一個人買了幾個電池,目的用來開燈。但是弄來弄去,燈總是不亮。於是請一個專門的人來看,那人看了說:「電池的力量太小,不能發光,只能作電鈴之用。」不能發光只會發聲。我們愛主不夠的時候也是只會發聲,只能唱愛主之歌,頌主之愛,但是無力愛主,沒有愛主的表現。
弟兄姊妹們!我再說:今天需要的乃是愛的復興。主復活之後,有門徒拿香膏膏主,但已經晚了。對凓空墳墓,主已不在了,太晚了。馬利亞抓凓機會,當主在西門家中時即愛主。有人等到天上的時候明白過來,那時愛主已晚。如果在那時回想在世界上時候的情形,他巴不得願意在世上的時候就愛主。弟兄姊妹們!今天就是愛主的時候,今天就是你要把力量獻給主的時候,今天就是你為主而活的時候。願我們同心合意地求有愛主的心。
今天我們看了保羅重生的經歷。他是何等的改變。我們願意給主機會,讓主作工,忘記一切而面對面見到主!
現在請低頭祈禱,為凓三件事祈禱:
1. 為自己的改變而祈禱。
2. 為自己的愛心祈禱,求主加添我們愛主的心。
3. 為教會的復興祈禱,為凓面前的敘會祈禱。
求主賜給培靈會有祈禱的空氣,祈禱的負杄!── 滕近輝《腓立比書六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