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四、信徒的生活

 

  非常重要的題目,我曾說過,本書一方面講信仰,一方面講生活,研究信仰可扎根,多在實際生活,可以得到主的恩典及帶來的責任,與信仰相符的生活,彼得前書有許多方面帶來信仰與生活的教訓,有七方面。

  (1)信徒之生活對神應如何?

  (2)信徒之生活對己應如何?

  (3)信徒之生活對弟兄應如何?

  (4)信徒之生活對外人應如何?

  (5)信徒之生活對主僕之關係應如何?

  (6)信徒之生活對社會國家之關係應如何?

  (7)信徒之生活對夫妻之關係應如何?

  今天我們要看到頭三方面,我們信徒的生活對神對己對弟兄應如何?

  一、信徒與神的關係,乃是根本的關係,除此以外,有縱與橫的關係,縱乃是對神者,橫乃是對人與物質的關係,橫乃附於縱之基礎上,假如我們的關係好,與人必好,如有破裂則不美好,故與神的關係乃是根本的問題,我們要看應該如何?

  彼前一章十四節,「作順命的兒女」,這五字裏最重要的乃「順」字,中國孝道上首要者乃順,孝與順是不能分開的,孝則順,順則孝,不順則不孝,曾否見過不順服的孝子呢?若有則太矛盾了,我是否孝順呢?以色列人在舊約中常見的兩字,「叛逆」,神所要者乃順服的人,你看撒母耳何等注重順服!不順服等於行邪術拜偶像。

  有一次,一個傳道人說,順服是捨棄了全部的追求。一個信徒想進步,他必誠實追求,就完全順服他所得的亮光,順服乃是一步靈程上主要的路程,(1)對付罪,(2)追求愛,(3)順服,順服是靈程追求之第一步又可說是第三步,我現在講,你先要追求順服。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敘會,見有姊妹蒙頭,我心很受感動,我非贊成她,乃因他們肯順服,只有順服才有長進,又一次有兩個信徒辯論一頭頭是道,一以經節證之不錯,那弟兄低頭無言。我很佩服這弟兄,因他以主的為對,便順服了。

  英國有名的海軍大將納爾遜,俘擄了敵國的艦長,竟欲與之拉手,那艦長急將戰刀放下,我們亦當放下扺抗主的刀,完全順服主。

  (彼前一章十五節),我非注重聖潔二字,乃是注意到信徒生活最高的原則,我們要像主,(參約翰四章十七節)我們的主在世如何,我們亦當如何?因為我們要像他,若孩子不像他的父母,則有問題了,昨天彭福博士講一個故事很有意思,老虎吃信徒,因為這信徒無基督的味。何謂重生?乃是我們得神的生命,有神的性情,他是如何,我們應當像他。

  彼前一章十七節說,「敬畏的心」,有人說,在這放縱情慾的世代裏,我們可能有敬畏的心嗎?感謝主,能有信主的人,神要顯出他的大能,昨晚,饒牧師講一個年僅十八歲的但以理,在外邦的地方有敬畏神的心,若順服了人便不保自己,這是神在但以理的身上顯的奇跡,不是封了獅的口,乃是但以理在他的環境中有敬畏神的心,挪亞因信,有敬畏神的心,在神的面前作完全的人與神同行,主亦要將這神蹟顯給港九之地。此敬畏之心從何而來呢?十七節說:既然「稱」那不偏待人的神為父,就生敬畏之心,因我們知道父不偏待人,按人的行為審判人,不偏待人,不袒護惡人,將有一天,我們要在主的面前顯露出來,四章十七節說,上帝的審判在其家開始,我們信徒應受兩種的審判,參林後五章十節,我們各人必在主的台前受審,按我們各人所行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二個審判是林前三章,有工作的審判,但有人以為是一件事,但清楚是指生活與工作的審判,在基督的台前顯明出來,赤身露體,毫無遮蓋,真是可怕,不但在主台前,亦在眾人的目前,我們暗中之言語,羞恥的事,都在光天化日之下顯露出來,敬畏之心乃應由此而生。

  十七節中另有一亮光,審判人的主是父,有時信徒只把上帝看作父親,父愛我必原諒我,有了滿有慈愛的父,他不永久懷怒,但這裏說,他要審判我們,他不是老以利,縱子犯罪。

  敬畏神的心,結什麼果子呢?詩篇八十五篇九節說,敬畏主的人,上帝的榮耀與他相近,停在他的身上,誰是敬畏神的,神必與他親密作好友(詩廿五篇十節),四圍安營保守,(詩卅四篇十七節),(詩一百四十七篇十一節),「喜愛」,原文是以他為喜樂,敬畏主者,主以他為喜樂,箴言十五章十六節說是智慧的開端,敬畏神的心所結的果子,不但我們享受,主也享受的。

  彼前四章十節說,作神的管家,信徒與主人的關係,是管家的人生,神將百般好的恩典賜給我們管理,一個管家若把恩賜放入私袋裏,就是舞弊,一切都是主所有的,一個管家最容易犯的兩種錯,(1)是奪取主的份,佔為己有,我們中間有多少強盜呢?主交給我們管的我們很易奪取了。(2)是積極者,主將恩賜交給我們,要我們多賺,恩賜帶來了責任,主給五千的要賺五千,得一千的埋在地裏,似乎沒有過失,但違背了主的旨意,我們與主,是主人與管家的關係。

  五章七節,因他顧念你們,前者是我們對主負責,後者是主負責的,請你們要注意,原文是命令必須者,若違反了就是得罪主,若將憂愁放在心裏,主就凓急立即安慰我們,遵行主命令,何不交出憂愁,憂愁是犯了罪,主不喜悅的,凡不是出於信心的就是罪。求主加我們的信心,有憂愁不可放在心上。

  因為你顧念你們,還有一個意思,憂愁原文是單數,凡是說一切的憂愁,不是一件一件的,乃是總數,主有力量替我們擔負。

  二、信徒之生活對自己應如何。

  彼前一章十六節,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是什麼意思呢?有五個意思。

  (1)束腰表示準備好工作,束腰有力量,機會一來,馬上把握看,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然後見工作的機會,主說,你舉目觀看,莊稼已成熟了,可以收割了,門徒說還有四個月,卻看不見機會。

  (2)束腰表示儆醒,人若睡覺必無束腰,我們將心中的腰束起,儆醒祈禱,免得入了迷惑,五章八節說,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表示牠的兇猛,故要儆醒。

  (3)束腰表示勇士作戰,中國的武俠常常束腰的,戰士不束腰,不能上陣。

  (4)束腰表示賽跑的,不束腰便落後了。

  (5)束腰表示自守,彼前三章十六節,說存凓無虧的良心,非指未重生之心,來重生的心永遠不覺得有虧的,無虧者乃必須重生,保羅說是必被聖靈感動的良心,良心是天天變化的,隨靈性進步而變化,知道真理多,亮光更多,則更敏感。昨日得亮光,今則覺有虧,正如一個錶,錶不準確便要較對,良心若無虧則有福了,故必須在得亮光之外,盡量求良心無虧,如何能叫良心進步呢?保羅給我們一個法子,(參徒十四章十六節)原文是練習的意思。保羅常練習良心,有時他未合主旨意,要練習常使用之,愈用良心愈靈敏,希伯來四章一節說練習通達的良心。

  彼前二章十六節,關於自己,雖然自由,主給人自由,但不能遮蓋罪惡,不能自由隱藏罪惡,我們雖然不像猶太人要律法,我們是進入另外的律法,這律法就是愛,林前十三章說,愛有許多條件作用,記得加拉太五章十三節所說,不可把自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

  末了,不可作絆腳石絆倒別人,要甘心約束自己。── 滕近輝《彼得前書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