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三個禍福
經文:啟示錄十一章十五至十九節
七個印與七枝號,都是大災難期中,地上所受的審判,本段是論第七枝號,即第三個「禍哉」,快要臨到,這是信徒的盼望,「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在本書可以看見神最後的作為:
一 主耶穌作王:
二 人的罪惡加增:因向神發怒,故意違背神。
三 敗壞魔鬼:因魔鬼敗壞世界,神就要敗壞他。
四 賞賜眾人,主的僕人,眾先知,聖徒,敬畏主名的,包括所有信徒,到時都得賞賜,與基督同享榮耀,魔鬼被捆綁,惡人被消滅,耶穌作萬王之王。
現在我們要研究到本書最後的信息,第十九至二十章論天上的事。
(一)恩典的末了:信徒已被提空中,主──大祭司長,降臨空中,地上有大災難,敵基督的掌權,一手拿刀,一手拿火把,可見災難時何等痛苦,從創世以來,所未有的苦難,都要臨到。
(二)臺前受審:那日所有的聖徒都要在主的臺前受審,不是為罪惡的審判,因為信主以後,罪惡的問題,在地上早已因耶穌釘十架流寶血,為我們解決,現在是工作的審判,憑凓靈的感動,鑑察自己,有否聖靈充滿,在生活和工作上,神要照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哥後五章十節)若果我們的工作,是金銀寶石的,就得賞賜,是草木禾欵的,就要受虧損,自己僅僅得救而已,所以現在我們真要在生活工作上,追求神的喜悅,免至將來受大損失。
三 羔羊的筵席:(十九章一至十節)一切的預言,都是為主作見證,當羔羊婚筵的時候,充滿榮耀,主耶穌與我會聯合,良人佳偶,共享婚筵,並一同臨世執掌王權,一切被請赴席的人都有福,天上有極大的榮耀,快樂讚美,二十四位長老各有自己的寶座,極隆重的崇拜神,但想到地上的情況(十六章)充滿黑暗痛苦,沒有悔改機會,魔鬼橫行,獸國暴虐,結果完全歸入死亡。
現在是恩典的時代,求主叫我們儆醒,追求聖靈充滿,領導多人歸主。
當時有天使在空中傳福音(十四章)並不是叫人悔改,乃是叫人敬畏神。
十九章的末段,是羔羊降臨在地上後,審判一切的惡人把敵基督的,和假先知,與攻擊爭戰的列個,完全消滅,扔在火湖裏。
甚麼人纔能赴羔羊的筵席:(七至八節)要穿上蒙恩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義袍,主耶穌的義,已成為信徒的義,要常常穿上,好像一件禮服,耶穌在馬太福音已經講到一個婚筵的比喻,一個不穿禮服的人,被趕逐到黑暗之處,這禮服是主人所預備的,照樣我們的義袍,也是羔羊的義所成全給我們的。
十四節的眾軍,天上降下,至千禧年國,與主一同作王,統治全世界,主的腳站在橄欖山上。
耶穌作王的十個意義:
一 作公義和平的王:耶穌的名字,是
二 聖徒與主同掌王權:聖徒在千禧年國一千之久同主耶穌執掌王權,所以要忍耐等候(提後二章十二節)因為世界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冷淡,「那得勝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啟二章廿六節)以後聖徒也坐在主的週圍,與主作王。
三 撒但被捆綁在無底坑中:(廿章一至三節)。有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他綑綁一千年,仍在無底坑裡。」世界沒有了魔鬼,不能再攻擊控告我們。
四 耶路撒冷為崇拜神的處所。(以賽亞二章,彌迦七章一至四節),猶太國是世界崇拜的中心,到主再臨的時候,東西兩半球,都聯合起來,有許多人到來尋求神,從古至今都沒有這樣的現象,許多人自動的來崇拜主,訓誨要由耶路撒冷而出,神要用猶太人祝福普天下人。
五 停止戰爭不再學習戰事,一切打仗的器具,都不再製造,因為在大災難的時候,世界大戰,死去的人三份之一,現在不再學習戰事,有千年的平安,不同現在的世界,大戰不久,又再加緊備戰,沒有真的平安。
六 列國的民要尋求敬拜神,是自動樂意的尋求,說我們要上到神的山,聽神的言語。
七 人的壽命要延長。(賽六十五章)「百歲死的仍算孩童」,人的壽命好像樹木一樣長久,一個長命百歲的人,算是有福,兒孫滿堂,多麼榮耀,但肉體的生命,長短都沒有甚麼關係,千禧年的時候,人人的生命都一樣長存。
進入千年平安國的,大約有三種人。
(一)被提的聖徒再與主同臨世。
(二)審判後餘下的人。
(三)悔改歸主的猶太人。
在撒迦利亞書八章四至六節,論到當時的世代,老少和洽,祖孫玩耍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老的少的,很愉快的生活,充滿喜樂平安,沒有疾病痛苦,有基督為王,用鐵杖管理全世界。
八 野獸不再殘穀吞吃,賽十一章六至九節,「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因為地上沒有罪惡,強暴的野獸,都變為溫柔,受人支配,因為認識耶和華的智識充滿遍地。
九 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沒有驚怕,各人安然居住。
十 猶太人作傳教士領人歸信主,(撒迦利亞八章二十至廿三節)
這一段不再題到教會為主發光,因為恩典時代作證的機會已經過去,當初猶太人不盡自已的義務,所以神乃使用外邦人由福音重生而為神工作,表顯主恩,傳道是先知的工作,更有祭司的地位,因為要在神前為人代禱,現恩典時期已過,信徒已經與主同掌王權,不再傳道,神就將這傳道的工作,交回猶太人,當時主站在橄欖山,猶太人為自己的罪痛哭,神就為他們開了洗罪的泉源,收納他們到彌賽亞面前,認識信靠主,在千禧年的時候,為主發光,引導人認識主,「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
千禧年以後,再有新天新地,這一個世界,被人焚燒,「有形質的,都要溶化,但我們照他們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後三章十二,十三節)
我們研究聖經,不只在智識上長進,更要在主的恩典中長進,願神保守我們,脫離大災難,無瑕無庇的見主。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作這簡略的研究,完了。──
陳美音《啟示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