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活在神面前的被造的人(二1-17)

 

  在我個人領會裏,第二章的第一節到第三節,應該是把它歸到第一章裏去,叫第一章的信息顯得完全。但我不知道當時作這樣分章節的人是怎樣的領會,當然他們有他們的理由,只是照我個人的領會,擺在第一章末了就會是很完整的。

  第二章一開始就提到六天所作的,神把一切都造好了。到了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也許我們再回頭來看這個字,叫我們更明確曉得第一章提到的第六天是製造的造,是以製造為主。因為第二節裏面所說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是神制造物的工已經完畢。然後更有意思的,是在第四節創造天地的來歷。創造天地的歷史,在耶和華神『製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很顯然的把整個天地的創造,和其中那一段的製造還分得非常清楚。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注意到,那一個恢復的信息是那樣明確的擺在創世記中。

神喜歡一切被造的都進入安息

  神一切恢復的主要目的在那裏呢?是不是只是為了還原那原來的次序?當然這一點是包括在神恢復工作裏。但是神的話一解開,我們就看見神所有的恢復不是只為了還原,而是為了一個永遠的旨意──進入安息。進入安息的範圍所包括的是非常寬廣,神自己固然是進入安息,萬物也因他的安息而進入安息,這是神永遠的旨意。在創第一章中,我們只看到神起初所作的安排的目的,卻沒有看見那一個安排的終局是甚麼。但到第二章時,我們看到了。神作這樣的安排,這樣的恢復,是為了叫一切連同神自己都進入安息。如果我們把這個事實和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作一個比較,我們就更能瞭解安息那個意思。在第一章開頭的兩節裏面,是沒有安息的。不單是沒有安息,並且還滿了死亡。單是在這裏我們可以見到安息。安息的意思不僅是生活得很舒服,沒有煩擾,還包涵了沒有死亡。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神的話這樣說,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的一切工,從表面上來說,是完全沒有勞苦了,也不再有勞苦,因為所有的工都可以歇下來了,安息了,一切給黑暗和死亡困擾的都停止了,所以就安息了。我們看這個目的,實際上在第二章裏只是個影兒一樣的出現,安息的實際完全的顯明,還要等到啟示錄的末了,那時我們就可以完全的看見。所以說啟示錄的結果就是創世記的安排,創世記的定規就是為了引出啟示錄的結局。

  我們留意這個安息,不單是神自己歇了一切的工而安息,我們注意當神安息的時候,就帶入了整個萬有的安息。所以第三節神就賜福給第七日,為甚麼要定這一日為聖日呢?當時的理由是很簡單的,因為神在這一日歇了他一切的工,所以這一天就成為聖日,所以這一天就蒙福。在這裏我們看到一個事實,當神能歇了他的工的時候,那就是聖,就是蒙福。甚麼叫作神歇了他的工呢?就是說神不再作工了。在甚麼情況下神不用再作工呢?神的旨意完成了,神就不用再作工了。這個事實很清楚的向我們說明,只要神把他要作的作好,神的祝福就在那裏,神看為聖的事實也在那裏。

  我們能瞭解這一點,我們就懂得甚麼叫做在神面前蒙福。如果神在我這個人身上不斷作工的話,當然對我這個人來說是在神的造就裏,從神造就上來說,我這個人是蒙福的。因為他選上了我,在我身上作工。但是神在我身上作工的目的沒有完成以前,我們還不能說神在我身上有完滿的祝福,一直要等到神在我身上要作的工作成了,神能停止在我身上要作的工了,也就是說神在我身上定規的旨意完成了,那時我就真正的蒙福了。在這一點上給我們看見,神祝福的根據在甚麼地方?神祝福的根據是根據他旨意的成就。或許我們有些疑問,既然神已經作成他一切的工,為甚麼今天神又再作工呢?我們注意經上所說的,神歇了他一切的工,是甚麼工呢?是一切創造的工,在創造這件事上神已經作完了,神沒有留下一件沒有作完的,所以萬物起初是怎樣出現,現在萬物的情況仍是像起初一樣,沒有新的增加,只有新的發現,所發現的事物都是原來已經有的。所以在創造的事上來說,神把他要作的都作好了,所以他安息了。他就停止他一切的工作。

在神的信實裏享用安息.

  進入安息的時候,神就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這個聖日是為誰的呢?這個蒙福的第七日是為誰呢?是不是為神自己呢?不是的,因為神不受時間來限制的。我們看到這個第七日是應用在人的身上,或是應用在人的生活上。我們就清楚看見,神這一個安排完全是為著人,也是為著被造的萬物。以後在律法的定規裏,人在第七日要安息,甚麼工都不可作。地在第七年要安息,不能再用作耕種,要讓地休息。地不僅是在第七年要休息,第七個七年以後,還有一個更大的安息年,就是給稱為禧年的,這個禧年是把地的一切都還原。我們讀律法的時候,就瞭解到這個第七日應用在人的生活裏面是怎麼一件事,真的是看見不單人安息,牲畜在安息,地也在安息。這樣的安息,人怎樣生活呢?人不耕種,地不能再作耕種,人怎樣能生活呢?我們不能不因著這個安排來感謝神,因為在律法上的定規給我們看到,神在第六年給他們有雙倍或更加倍的收成,他們得著一個大豐收,然後第七年就享用第六年的豐收,真的是完全的安息。這是非常非常寶貝的一件事。神定第七日為聖日,賜福給第七日,是要讓一切被造的在神面前享用安息。

  前幾年在一個地方和弟兄們一同聚會,與我一同配搭傳信息的是從東岸來的弟兄。我頭一次認識他,那個弟兄實在寶貝,他原來是紐約州立大學的機械系的正教授,又是設計重機關槍的專家,也是機械人的專家,他實在是一個專家。在談話時跟他說起國防部和他合作的情形,但是因為神在他身上的呼召,他就放下了他的前途和工作,全時間出來服事神,特別在文字上服事神,他和同工們組成傳道會。然後他就講到這兩年他們在新澤西的地方聚會需要建造一個會所,他們買了一塊地,又自己設計蓋一個會所,需要一筆很大的錢。但是有人提議向銀行貸款,這位弟兄就反對,他說我們仰望神。但是其他的人沒有這個看見,所以結果就向銀行貸款了,而這弟兄一直都在仰望神。我沒有記錯的話,整個地和建築上一共用了八十多萬美元,這個弟兄一直求主,讓神的兒女在這件事上認識神是豐富的。上個月他們的會所已經全部蓋好了。他們向銀行貸了款,但事實上他們也沒有向銀行貸款,為甚麼呢?因為在需用上,在會所建造完畢後,神的供應是豐豐富富的而且有餘。雖然八十多萬是很大的數目,但是因為神的信實,神的兒女們就經歷了神的供應。這個弟兄就提到他們那邊的弟兄姊妹經過這件事之後,裏面都受了責備,他們責備自己為甚麼不懂得信靠神。

  他提到一件事情說,許多人從來沒有去看一看神,只是看人要怎樣作纔能解決問題,所以許多稱為教會的團體都在負債。在加拿大有一個教會負債一百多萬,但負債的教會不是只有那一個地方,在美國負債的教會多得不可勝數,好像神的豐富沒有顯現在人眼前。我跟那弟兄交通這些事的時候,我就想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後吃了地上的出產,嗎哪就停止了。那弟兄立刻就說,你要伸出自己的手來,就是不給神去作工,不讓神作工,神就沒有管道來顯明他的豐富。

  人是非常愚昧的。但是我們回到創世記看神起初的安排,雖然好像第七日,在我們的感覺裏沒有甚麼特別的事,但是你注意在字裏行間,所表達的神的心意,很明顯的,你就能看見神要把他自己和他所造的一切給人豐豐富富的享用,豐富到一個地步,人可以完全的安息在神的安排裏面。我們感謝神,我們承認人是愚昧的,包括我們在內。神憐憫我們,把我們帶回他起初的定規裏,認識他起初的定規。我們去享用神起初的定規,我們就真是蒙福了,我們真是活在第七日裏面了。

安息日與七日的第一日

  活在第七日裏是神的定意,因為看到第七日,我也要跟弟兄姊妹澄清一個認識。在我們的生活習慣上,我們好像是從禮拜天開始的,因為日曆的排列習慣給我們有這樣的領會。我們看日曆是從禮拜天開始的。所以禮拜天是第一天,禮拜一是第二天,禮拜三是第四天,一直的數下去。但實際上我們並不是這樣算。我們以為第一天是禮拜一,第二天是禮拜二,所以禮拜天不是第一天,而是第七天,是不是第七天?不是的,禮拜天該是第一天,日曆的安排沒有錯,是我們的觀念錯了。特別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是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的數下去的。所以到了禮拜天就成了第七日。實際上禮拜天是第一日。日曆已經告訴我們,禮拜天是第一日。,禮拜六是第七日,禮拜六就是安息日。

  但問題就來了,既然禮拜六是安息日,我們為甚麼不在禮拜六休息,不在禮拜六去聚會,不守安息日,而在主日那天來聚會,紀念主,服事主呢?在律法上定規第七日是安息日,必須要守安息的,因為第七日表明神要給人安息。第七日不單是神在那裏用了六日的工夫,作好了他要作的,讓人得到安息。並且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神把出埃及這一個的意義也擺在要守安息日的原因裏面。因此我們看見,守安息日完全是律法原則下安排的。但是成就神的旨意纔是真正的安息。律法有沒有成就神的旨意呢?律法沒有完全成就神的旨意,只是局部的顯明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在甚麼時候才顯明出來呢?要等到主從死裏復活的時候,神的旨意才成就。神讓人得安息的旨意才成就。所以當教會在地上給建立的時候,聖靈就引領教會不再停留在律法中,而進入復活的主裏,是在主復活的那天來敬拜神。所以從使徒行傳開始,教會一切的活動就集中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說出在主的復活裏頭,教會是在那裏事奉敬拜尋求神。

  在四福音裏面我們仍然是看見安息日,一直等到主從死裏復活以後,使徒行傳開始,我們就看見七日的第一日。感謝神,雖然這是後話,但是承繼著神賜福給第七日的那心思,給我們看見神的旨意成就。

人被造的明細過程

  接下去,聖靈把神在人身上的定規作了一個比較詳盡的記錄。所以從第四節到末了,或者說第四節開始到第三章的末了是說到人在神面前最初的那段歷史,從被造到墮落,從按著神的旨意被造到在神的旨意裏面失敗。我們留意第二章開始這部分,我們只是看人起初被造的那一段。第一章講到神在六日的工作,是一般性的述說神創造的工。第二章第四節開始,是重點的把人的被造作了一個詳細的記錄,其中包括了在第六天神在人身上所做的。

  先來注意人被造以前的環境。當人還未被造之前,地好像是很荒涼的,因為還沒有草及菜蔬,也沒有樹木。與第一章作比較,這裏應該是第三天的上半段,剛好地從水裏露出來的時刻。然後神就沒有再描寫當時的情形,神給我們看到一件事,地甚麼時候才滿了欣欣向榮的情況。就是在人出現的時候,就是人被造之後,地就欣欣向榮了。

  第二章也是說到兩件事,一是地,一是人。地與人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見那個重點是人不是地,因為人是影響地,不是地影響人。人墮落以後的情形就反過來了,是地影響人,而人不能影響地。我們看到當人墮落以後,那次序就是這樣顛倒過來了。但是在起初時,地與人都是神看為重要的點。當人與地比較的時候,人比地更重要。如果人在神面前對了,那個地就對了。人在神面前不對,地就不對了。在起初時,人是對的,地也是對的,因此我們看到當人被造出來在伊甸園裏生活時,一切都是對的。

  我們先注意人是怎樣被造的。我們要留意一件事,神是用地上的塵土來造人,所以從原料上說,人是被製造出來的。但是從神造成人這個事實來看,人又是被創造的。所以在第一章時提到人是給製造出來的,又是給創造出來的,就是這個原因。神怎樣造人呢?用地上的塵土來造。神把人造好之後,人還是不能動的,好像一個泥娃娃。當神把生命的氣息吹到人的裏面去的時候,人這個泥娃娃就起了變化,就成了一個活人,有靈的活人,活過來了,不再是泥娃娃了,是活過來了。在原來的意思就說是成了一個活的魂,也就是說人的特點就是魂的活動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我們看第一章動物被造時,那些動物也被稱為活的魂,動物也是活的魂,人與野獸當中有甚麼區別呢?那個區別不在造的原料,也不在造出來的形態,人與獸當中的區別是在神自己的生命氣息,是神把他自己的生命氣息送到人裏面去,使人活過來。獸不是因著神的氣息而活,區別就在這一點上。

人的結構

  所以當我們看聖經時,我們看到一個很明確的事實,就是人的結構是分成三部分。我們讀帖撒羅尼迦後書時,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人的結構是靈與魂與身體,是三個不同的部份組成一個完整的人。動物有體也有魂,但卻沒有靈。所以聖經稱那些獸類是沒有靈的畜類,猶大書上是這樣說,彼得後書也是這樣說。

  為甚麼人的被造要有三個部份,而不像其他的動物呢?我們就不能不注意到神說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和樣式造人這一點,因此人被造出來必須是與神相似的。神是甚麼呢?神是靈,所以人被造以後,藉著神的生命氣息進入人裏面去,人就以靈、魂、體這樣的結構來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雖然有靈、魂、體這三部份,但是在被造的人來說,魂是最主要的部分,因為魂把人整個人的生活行動完全操縱著。為甚麼人必須破碎了,靈纔能出來呢?原因就在這裏,因為人最活動的部分是魂,被造時已經是這樣。但是在被造時的魂是聽從神的,所以魂沒有成為人的難處。但是在墮落以後,魂就不大聽從神了。所以魂就成了人的難處,那是後話。

  我們回頭來看,為甚麼神不將一個很強的靈賞賜給人呢?只是叫人成為一個活的魂,就好像停在那裏了。我們不能說神不把強的靈賞賜給人。我們讀第一章的時候就知道,神既然照著他的形像和樣式來造人,要照著他的定意將權柄交給人,所以在神的心思裏面是非常強烈的要求人完全像神。並且神要藉著人完全像他來對付仇敵,所以神一定不會有保留的。但是神不要造出一個機械人,神要造出一個活的魂,神要藉著這一個活的魂成為一個與神聯合的人,要成為一個完完全全像神的人,所以在這一點上,神要求人自動自覺的去揀選神。

揀選神而接受生命

  我們看到以下的事情就會看得很清楚了,神把造出來的人安放在伊甸園裏,神就讓各樣的樹都從地裏長出來,滿足人的需用。在園子當中,神安排了兩棵樹,一棵是生命樹,另一棵是分別善惡樹。這兩棵樹都是在園子的正當中,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們注意神沒有把這一個安排定規好了以後,就立刻告訴人說你該怎樣作。神卻在那裏先記錄伊甸園的環境,他怎樣記錄呢?園子裏面許許多多的樹木長出來,叫人得供應。又有四道河環繞這園子,或說有四道河在園子裏面流出來滋潤全地。我們要注意,在園子裏時是一道河,到了園子邊緣時,就分成四道,分成四道後就流經很廣大的地方。所提到的四道河,其中有兩道河,現在還存在那裏。我們看經上的描述,我們就曉得這幾道河是在中東那一帶地方,包括埃及在內,或說從現在的伊朗一直到埃及,這就是當時圍繞伊甸園的地區。我們必須要留意,起初神把地造出來的時候,整個地是一塊的,然後四面圍繞的是海洋,不像今天的光景,地四分五裂成為五大洲,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島。

  在起初時是沒有那麼多一塊一塊的地的,就是一整塊的地。以中東一帶作中心,然後將分散的五大洲聚攏,一直到連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發覺那些邊緣正好可以連接在一起。讀者文摘的地圖就有這些圖片。所以在起初時,地是整塊的,很可能是在洪水以後才分裂開的。這個我們不知道,但總之起初的地是整塊的。那時的地是以伊甸園為中心,在那裏有四道河在流轉。我們注意怎樣說四道河呢?第一道河名叫比遜,在那裏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裏又有珍珠和紅瑪腦。這個描寫是說到人間的豐富,那裏不單是有水流出來,叫人得滋潤,那裏也有很豐富的寶藏,這是第一道河的特色。第二道河沒有特別的描寫,只有地理環境的敍述。第三道河也是這樣。但是我們曉得第三道河就是現今的底格裏斯河,第四道河就是現今的幼發拉底河,都是在中東地區內的。如果從人類歷史來追溯的話,這是人類文化最開始的地方。在歷史上說,這一帶地方是人類文化的搖籃。巴比倫文化就是在這一帶地方發生的。巴比倫文化是人類文化中很古舊,很豐富,也很發達的文化。我們這樣稍微瞭解一下,就知道當時那一帶的地理情形。

  聖靈記載這些東西的目的是甚麼?為甚麼三藩市稱為三藩市?因為在這裏曾經有金礦,這是黃金的運送中心,對人很有吸引力。注意在第一道河中金子多的是,並且是最好的,不但有金子,還有很多珍珠,很多紅瑪瑙,有很多在人眼中看為很貴重的東西。在人還沒有墮落以前,這許許多多豐富之物圍繞著人的生活環境,但是人並不看這些為重要,人並不以這些為希奇。為甚麼呢?我們要注意一件事情,聖靈記錄這些事情,為著說明了在人沒有墮落以前,人是享用神的人。會享用神的人,物質的豐富就沒有價值了,這些東西也不值得人放在眼中,不會放在心思裏。說它美,當時的人不覺得它們美。說它貴重,當時的人也不覺得它們有甚麼意義。因為那時候的人時時刻刻在享用神。

  不過我們還要注意一件事。當人享用神的時候,神有一個定意要進行。那定意是甚麼呢?在造人的時候,神就說要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造人,所以神把生命的氣息給了人。但那時候稱為活的魂的人,已經像了神沒有呢?像是像,但是不完全像。但神所要的是完全像他的人,所以神仍舊繼續讓人去揀選神的生命。神讓人曉得有了神的生命的氣息還不夠,必須要有神確實的生命。神確實的生命從那裏去得著呢?就在園子當中的那棵生命樹的果子上。

  但在園子中神另外安排了一棵分別善惡樹。很顯然的,神要讓人去作一個選擇。人如果愛慕要得著神的生命,與神聯結,可以使他完全的像神,他的揀選一定是生命樹的果子。再加上神的一個警告,園子當中各樣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只是當中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吃。因為你們吃的日子必定死。死是你們不甘心要的,生命是你們所想要的,因此你們應當知道該揀選的是甚麼。但神不強迫人去作揀選,神只是告訴人正確的揀選,揀選或是不揀選就在乎人自覺的定意。如果人體貼神的心意,他會揀選生命。人不體貼神的心意,他就揀選分別善惡樹的果子。這一點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非常清楚的。如果人把生命樹的果子接過來,人就是接受了神的生命,那個時候人就可以完全像神了。那個時候如果人完全像了神,我們這些作亞當子孫的人就沒有那麼多的困擾了,我們今天也不會看重黃金和珍珠,也不看重紅瑪瑙,我們所看重的是如何去享用神。

屬靈爭戰的小影

  但很可惜,我們看到第三章時,人的愚昧作了極大的錯誤的揀選。那是以後發生的事。但在這裏我們看到神的安排,當時這個安排若是能成就,神的旨意就確實是完成了。第七天的實意在神所造的萬有裏面也成了一個不能更改的事實。在神作了這個安排以後,我們又注意到一件事,神已經在那裏給人暗示說,有一件事情要發生了。甚麼事呢?就是屬靈的戰爭要來了。因為當神這樣作了安排以後,神把人安置在伊甸園裏,神就告訴他們說,在伊甸園裏,你們可以天天享用神,但你們得注意一件事,就是好好看守和修理這個園子。看守和修理就說明了一件事,為甚麼要修理呢?一面可以叫神的豐盛顯得更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有給破壞的事情發生。若是把看守也加上去,這個意思就更加明顯了。那裏會有仇敵來破壞,因此要把園子好好的看守,不讓破壞的事發生。誰來破壞,誰來搗亂呢?誰來造成困擾呢?雖然沒有明明的說,但是我們總能知道一點。因著看守和修理的安排,我們就知道一定有抵擋的力量在那裏尋找機會。在下文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敵對的力量就是撒但,它要破壞神整個恢復的機會。

  因此我們看到了一件很清楚的事。當神安排這一切榮耀的事物,安排整個環境來成全神的旨意時,撒但也在尋找機會來頂撞對付神一切的定意。神既然將管理全地的權柄交給人,也同時讓人知道要準備迎接屬靈的爭戰。所以當神的旨意還沒有完全成就以前,我們必須知道,在享用神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屬靈的爭戰,在屬靈的爭戰裏站立得住,享用神就沒有難處。這是我們從起初神作的安排中所領會的。看到這點,我們實在看到神把何等重大的責任託付給人,要像神,要顯出神的榮耀,要執行神的權柄,為要對付黑暗的權勢,神就是這樣藉著人來完成這個安排。

  我們實在要感謝神,我們不過是出於塵土,我們不過是從神那裏接受了生命的氣息,我們不過是神手裏的工作,我們算不得甚麼,但是神卻把這樣榮耀的託付交給了我們。從前神是這樣作,如今在基督裏被揀選的人身上,神也是這樣作,要把神從前託付給人而沒有達成的事,現在藉著在基督裏的人來完成。我們實在看到神對人的期望是何等的高,何等的迫切。我們巴不得神的靈幫助我們能領會這一點,叫我們在餘下的日子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神那一個榮耀的旨意而活。但願聖靈向我們說更多更明確的話。 ── 王國顯《活了就死了──創世記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