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士師記第廿一章

 

便雅憫劫後餘生(二十一125

  本來以色列各支派打了一場勝仗,應該高興快樂才是,不過他們戰勝殺戳的是自己的弟兄!對付教會裏的罪惡真是有切膚之痛!

 .肢體之愛(17)──便雅憫支派六百人殘餘部隊逃匿曠野四個月,以色列人也冷靜下來,發現便雅憫只剩下六百男丁,而且他們又起誓不把女兒給便雅憫人為妻,即是說除非便雅憫人娶外邦女子,否則這支派就將會絕了後代!他們「後悔」(615),表示為便雅憫難過,要幫助他們重建家室,正如保羅說:「這樣的人受了眾人的責罰也就夠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林後二67)對於受了管教而又表示悔罪的肢體,我們當用愛心把他挽回過來。

 .基列.雅比四百女子(815)──因為當全以色列人起誓要追討便雅憫人的罪時,基列.雅比人卻沒有參加,當被治死。他們殺了基列.雅比的男丁和已婚婦人,只留下四百處女給便雅憫人為妻,但是仍不足數,尚欠二百女子。這只是權宜之計,不足為訓,也反映出他們把便雅憫的婦女孩童都殺盡,的確是過分了。他們為此而後悔。

 .示羅的女子(1625)──他們想出了在示羅舉行的一次耶和華節期,會有示羅女子出來跳舞,以色列的長老便容許沒有分配到妻子的二百個便雅憫人,把跳舞的女子搶去為妻。我們不一定同意他們這樣的做法,聖經也沒有表示贊同這事。本書結束時最後一句話:「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相信這話足以能夠說明,在士師記中所發生的事,有許多只是實況記錄,是以色列人靈性低落、政治混亂、隨從迦南風俗而生活的黑暗記錄。

思想 士師記是個沒有王,沒有純真信仰的時代,人民生活在罪惡痛苦之中。你是否以主耶穌為你心中的王呢?──《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