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五篇 我們的擴大

 

前言

 上一篇我們看見,被擄歸回後,我們需要有兩個轉。第一個轉,主把我們從世界和宗教裡,帶回到召會生活中。第二個轉,主帶我們脫離自己,我們的己要被埋葬,好使我們能完全享受召會生活。不僅這樣,主要在我們身上作變化的工作,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箭的勇士。藉著我們結果子的過程,我們的裝備變得更豐富了,我們能夠起來真正的服事主,成為召會中的葡萄樹和橄欖樹。

 到了這一個階段,也許我們會覺得我們已經在一個高的享受裡,可以不再需要往前。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有一個更深的「轉」,我們需要一再的被擴大。現在我們來到下一組詩篇 -「擴大」的階段。主會擴大我們到一個地步,使我們要認識我們的一無所是。主要興起許多環境來磨練我們,讓我們成長;藉著這些環境,祂要暴露我們的所是,讓我們看見自己是一個不堪的人。當我們成為了一個卑微的人時,在我們裡面才有真正的順服。這些經歷擴大了我們,使我們能懂得主的見證,也顧到神的見證,最終完完全全地為著神的見證。

詩篇一百二十九篇:我們的擴大(一)學習接受任何環境

苦難的環境是為著主的見證

 詩篇一百二十九篇開頭:『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雖然詩人多年來經歷患難與苦難,但現在他認識,這一切都是為著「以色列」,就是主的見證。他不再害怕困難的環境,他也不逃避任何的打擊,他知道這一切環境不單只是為著他自己,這乃是為著主的見證。所以詩人說,『以色列當說,』即使他的一生充滿坎坷,在人眼中似乎是被對付的一生,他現在卻能見證:「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為難,我能見證主已得著祂所要得著的。就外面看,我是常常被擊打;實際上,我是得勝的。縱然我是力不能勝,常常失敗,也常想離開;但是多年來經歷這麼多的環境,我能見證環境不能勝過我,因我還在主的見證裏!」這處經節非常甜美,雖然詩人遭受苦難,他知道這是從主來的,好使他能為著神的見證。

 凡是跟隨主多年的人,都該有這個宣告:「讚美主!我還在這裡!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有的時候,年輕的聖徒看見年長的聖徒時會覺得:「你不在流中,你太老舊了。我們這一代才能把主帶回來。」但是,這些年長的聖徒們年輕時也認為,他們就是把主帶回來的這一代。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他們能說,「以色列當說!弟兄姊妹們當說!」他們在召會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環境,他們流過淚,也遭受為難。但是他們能宣告,「我們仍在這裏!環境沒有擊敗我!」所以年輕的聖徒們,千萬不要輕看召會生活中年長的聖徒。你要看見在他們的身上有豐富,因著他們多年仍在主的見證裡,他們在主面前實在得了寶貴的一份。

 在主的恢復裏,經過這麼多環境而仍能為著主的見證,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要感謝主所量給我們的環境,惟有藉著外面的環境來擴大我們,主才能得著祂的見證。這些主所許可的環境幫助我們成熟,並使我們成為召會的祝福。

「扶犁而耕」使我們被降卑

 第三節,『如同扶犁的,在我的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這是全聖經中最寶貴的經節之一;然而它極為深奧,恐怕我們無法完全明白。這裡詩人描寫了主藉著環境和苦難來對付我們,使我們變得卑微。雖然我們喜歡超越或誇耀得勝的經歷;但在神的眼中,當我們成了一個卑微的人,我們在祂手中才能有用。

 若是你作一些很屬靈的事,某方面來說,你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當我年輕時,我不會錯過任何屬靈的活動,我很喜歡走在前面,但主常常將我推回去。那時我每天放學都會到會所,和一些有追求的弟兄一起讀經和禱告。但是有幾天,他們都不見了,最後我遇到某位弟兄,我就問他,「弟兄們到那裏去了?」他回答說,「長老們選了一些他們認為「有盼望的」,和他們有特別的交通。」我當時感覺十分低沉,我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主,竟然不被弟兄們看重。

 我們都喜歡在一種高的地位上,但主卻要我們降卑。詩人用這一簡單的句子,描繪出一個更深的生命經歷,『如同扶犁的,在我的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主要用犁來降卑我們;不僅這樣,祂要在我們身上留下深刻的痕跡。也許我們經歷犁耕到一個地步,沒有人會注意我們,甚至我們再也不覺得自己有甚麼了不起。我們卑微到一個地步,就像地上的犁溝 - 雖然我們完全擺上自己,卻不受重視;也許我們迫切為著主,但沒有人在意。這就是經歷「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溝甚長。」

生命成長是藉著主來「扶犁而耕」

 每一個愛主的人都應該經歷這種降卑 - 你不光被貶下來,你這個人更是被切割,你要有許多的傷痕。主的管教總在最合適的時候來臨,當祂對付我們的時候,我們常會抱怨:「為甚麼是我?」尤其是青年人,他們常是自憐的。但過了許多年,我們會認識,這是在主的主宰下的「犁耕」,每個環境都是在最適合的時間、地點來臨。在遇到環境的擊打時,我們會認為這實是太不合理了,主對我是不公平的。但事情過去後,我們才知道這些環境都是我所最需要的。

 或許在環境來臨時,我們無法忍受,但主有祂的美意。祂要在我們身上留下深刻的犁溝。犁溝是犁耕過的痕跡,犁溝是為著生長。在農場裡你會看見一道道的犁溝,在那裡有許多穀物長在上面。在我們身上也是一樣,當我們有了傷痕,我們的生命才能長大並結出豐盛的果實。若是我們想要成為召會的祝福,我們就要讓主在我們身上耕出犁溝。主要在我們背上扶犁而耕,直到我們有生命的長進。

 今天在我們中間有許多愛主的人,但是生命長進的並不多,因為他們沒有被破碎,他們這個人還是完整的。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犁溝,看不見主作工的痕跡。他們可以有客觀的投入、忙碌、勞苦,卻沒有主觀的摸著基督、流露基督、洋溢基督。有的人能力非常強,他們似乎不需要甚麼破碎。也許他們很有果效,但是他們卻不能真正建造召會,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讓主來摸、來破碎。

 一個真正服事主的人,讓人所看到的是身上的犁溝。我們不能靠外面的能力來吸引人,我們要讓人看見主手工作的痕跡。惟有主在我們背上耕下甚長的犁溝,我們才能有健康屬靈的成長。當人看見你時,不再覺得你有天分、才幹、與精明智慧,乃是覺得你是屬神的人。在你身上最多的是神,最顯明的是神,最寶貴的是神,因為主已在你的背上扶犁而耕,使你的生命長大。

一個見證

 當我高中畢業後,我進入了一個軍方的語言學校,我只需要在第二年當繙譯官,就滿足了服役的要求。當我通過了基本訓練和考試後,我突然又收到命令,要再接受四個月的軍事入伍訓練。我在第一個基地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我在新基地訓練的第一天。我看著命令時心裏想:「主啊,你是不是對我有點過份嚴厲?我得救已一年多,你必須對我有憐憫,如果你這樣繼續對付我,你會把我的背也打斷。」但我仍然告訴主說,我願意接受。

 我坐火車往新營地報到的途中,由於火車誤點,我們需要在車站等待另一列火車進站。那些坐在從對面方向開來的火車中的,都是我以前連上的伙伴。他們看見我就十分興奮,大聲道:「朱韜樞,我們聽說你要再入伍受訓了!」我與他們打招呼,但我裏面實在十分生主的氣,我告訴主,「你對我所有的虐待我都能忍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叫我成為別人的笑柄,你有權利來對付我,但這是太過份了,我再也不管你了!」

 我決定不再禱告,不再讀經,也不再參加聚會,更不要愛主了。這樣大概持續了七天,我再也忍受不了。我有謝飯的習慣,但我題醒自己,我是在生主的氣,所以我不禱告。我裏面有催促要轉回主面前,但我決定不作,直到我忍無可忍。我跑到田裏跪到主面前悔改,我求祂的赦免。禱告之後,那個聖靈的塗抹就恢復了,祂的同在十分甜蜜。就在那個晚上,在餐廳裏,指揮官拿著公文進來,表情十分嚴肅。我看著他,裏面感覺像是主在對我說話:「你現在回家。」飯後指揮官站起來說:「我剛收到從國防部來的命令,所有受過訓練的人,現在就可離營。」

 我裏面十分喜樂,也感到有一點困惑:如果之前我還沒有禱告,我就不知道能不能在主面前坦然無懼?如果在接到這命令時,我仍是那麼剛硬,這種羞恥我不知道能否受得了?就在那個時候,我真是敬拜祂,在我裡面我喊道:「我的主是活的!我的神在這裏!」

 我感謝主,因為我從一個訓練完畢後,居然又來了另一個訓練。我也感謝祂,因我以前的同伴剛好在停在我對面的火車上,他們看見我並取笑我。我更感謝主的憐憫,我在最後一刻,主使我能悔改,然後立刻我就接到回家的命令。我們的經歷常常都是這樣,主總是在最正確的時間和地點給我們一些環境,這是何等寶貴!

學習接受任何環境

 我們若要服事主,我們就需要一再的被擴大。我們要豫備好,讓主在我們的背上犁耕。事實上,主在你「年幼」時就開始犁耕。當你一開始愛主,祂的手就藉著外面的環境在你的身上作工。你不要逃避主所量給你的環境。跟隨主不是一條便宜的路,你不可能找到捷徑。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不可能是快的,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過這些正常、健康的步驟。如果你不經過這些步驟,你永遠不可能有實際;如果你希望你的服事有價值,你就必須經過這些過程。當主犁耕的手來臨時,不要忘記那也是供應、支持、安慰和帶領的手,這種經歷常常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當你遇到一些艱難的環境時,你最好告訴主,「主,謝謝你量給我這個環境,這是我所需要來經歷的。」要有這樣的態度並不容易。也許在召會生活中,別人對我們有不合理的批評或定罪,這時我們要學會告訴主,「這都是我該得的,犁耕正是我的需要,批抨是正確的,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對的。」弟兄們,如果你要被擴大,那就要準備好接受各種環境。如果你太保護自己,希望自己完整無恙,主怎麼會有路?我們必須讓主來對付我們這個人,在主所量給的各種環境裡來經歷祂。

成為召會的祝福

 第四至八節聯於前面所說的,犁耕是為著生命的成長,『耶和華是公義的,他砍斷了惡人的繩索,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願他們像房頂的草,未長成而枯乾。收割的不夠一把,捆禾也不滿懷。過路的也不說,願耶和華所賜的福,歸與你們,我們奉耶和華的名,給你祝福。』若是你不與主的手配合,你在主面前不會有多少果子,你不會有長進並且你會枯乾。當你拒絕主犁耕的手,你就不能流露生命。無論你多有天分、你的能力有多強,你都無法成為召會的祝福。願我們都學這樣的功課,尤其在我們年幼時,我們要讓主在我們身上犁耕,好使我們成為召會的祝福。

詩篇一百三十篇:我們的擴大(二)認識我們的所是

 這篇詩篇有一個十分甜美的開頭:『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當我們被犁耕時,因著受苦,我們會成為一個禱告的人。若不是被苦難或試煉所逼,我們通常不想禱告,也不覺得需要禱告。因著環境,我們會被逼到主面前,從深處向主求告,「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的懇求的聲音。」

主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

 第三節說:『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現在詩人認識了他的所是。藉著主的犁耕和向主的求告,他認識了自己的光景,他知道他裡面滿了罪孽。在前面享受的階段裡,他的光景是高昂的。他成為有箭的勇士,他就像萄葡樹和橄欖樹,他的服事是有果效的。然後他經歷主更深的對付。主在他背上扶犁而耕且留下甚長的犁溝。當這個人被主犁耕時,他漸漸地認識他自已,所以他呼求說:「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當我們經歷主犁耕的工作並且更多的向主禱告時,我們就更能認識自己的所是。主愈多的製作我們,我們愈多的來到祂的面前,我們就愈認識自己。我們能禱告說:「主,以前我還年幼,還不認識我是滿了罪惡,也不認識我的殘缺,我還敢放膽往前。但現在我看見了我是怎樣的人。主,我怎能來到你的面前?怎能成為你的滿足呢?主啊,我是一個罪人,甚至是罪人中的罪魁。」

 若沒有主的保守,我們面對試探時將會軟弱不堪。是主保守我們,扶持我們,加力我們,叫我們不至被絆跌。若沒有主,我們仍沉浸於罪中之樂。當我們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時,就被擴大了。我們不會再誇耀自己的得著,我們知道自己一無所是,不過是個罪人,我需要完全倚靠神的憐憫。當我們有這樣的光時,就有資格建造召會了。

 比方說,一個負責弟兄若是責備我們,一個認識自己的人不會找理由來辯護。他會覺得,自己比他說的更糟。這就是建造的祕訣。當你清楚你是那麼的污穢、遠離神,你滿了罪惡、軟弱、失敗,甚至在你裡面你是背叛主的,你就不會滿了意見,而能向別人敞開。若是我們都在主的光照裡行事為人,建造的路就容易了。如果每一個人都承認自己是錯的,那裡會有爭執?那裡會有爭競?如果每個人都認識自己甚麼也不是,只能倚靠神的憐憫,召會就能被建造起來。

神的赦免帶來我們的敬畏

 看見自己的所是,不應該叫我們活在定罪之下。第四節說:『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一面主來光照我們,但另一面祂也赦免我們。我們不要活在自我定罪裡,而要活在神的救恩裡。這裡詩人給我們看見,當主赦免你愈多,你就愈敬畏祂;主赦免你愈多,你就愈怕犯罪。真正的赦免不會叫你放鬆,真正的赦免會叫你敬虔,因為你會怕冒犯神。

主是我們的盼望

 第五節說:『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也就是說,我現在清楚我的一切都已了結,我沒有辦法興起召會,也不能幫助聖徒,我無法叫別人生命成長。我不能討神的喜悅,我是完全沒有用處的。我等候甚麼?等候主的憐憫。雖然我糟透了,但我不能回去愛世界,我不能不過召會生活;雖然我不夠資格來服事,但我不能回頭。我只有等候主的憐憫,我也仰望祂的話。只有主的話能扶持我們並帶我們往前,也只有祂的話能使我再過召會生活。這是何等的等候!何等的盼望!

主是我們的救贖

 那等候主的人說:『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六節)。當我們等候時,同時也是儆醒的。第七節,『以色列阿,你當仰望耶和華!』我不光等候,我也盼望、儆醒,為著祂的見證獻上自己。以前我認為我的服事能榮耀主,現在我知道,都是因著主的憐憫,我才能留在召會生活裡。然後詩人說:『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是主的救贖,使我們能脫離罪孽,因『祂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讚美主,祂不僅是我們個人的救贖主,也是召會的救贖主!

詩篇一百三十一篇:我們的擴大(三)成為一個卑微和順服的人

認識自己使我們能謙卑

 詩篇一百三十一篇開頭:『耶和華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現在這個人的確是經過一些訓練。在前三篇詩篇,他是棵萄葡樹和橄欖樹,無論他到那裏,都有人跟隨他,他就像一個光榮的領導者。但經過一些犁耕和光照後,他就能見證,『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他不再想太多,也不往高處看。當你是個「有盼望」的弟兄時,你會向高處看。你也許會說:「誰是長老?長老們都已過時了。」只有主來製作、光照我們,我們的眼目才不會高大。你會覺得你只不過是一個弟兄,和其他人並沒有甚麼不同。

 他進一步說:『重大測不透的事,我不敢行。』主若在我們身上作工,並給我們光照,你就不看重大的事了。當你年幼時,你對所聽到的事反應很快。當你老練時,你會有代禱和安息,你能信靠主。你不會想太多或談論太多,你也不會和別人比較。你不會覺得比別人高,因為你不看高的事,也不行重大測不透的事。

 倪弟兄曾經繙譯詩歌305首,這首詩歌的感覺是和這篇詩是配合的。它說到:「我不要有不安意志,急忙到東到西。要求要作幾件大事,或要明白祕密。我要被待如同孩子,所往都是受意。」我們的喜好是往有「行動」的地方跑。當「行動」改變時,我們就又立刻跟上那一個行動。所有服事主的人都希望能作幾件大事,但那首詩歌說:「我不要要求作幾件大事,或要明白祕密。」這不是說,我們不要知道神的經綸,而是「我要被待如同孩子,所往都是受意。」主若要帶我們到那裡,我們就應該願意到那裡。

 現在你看見一個成熟的人,他以前覺得自己是個偉人,滿了箭,是一棵萄葡樹和橄欖樹。當主來光照他時,他才認識「偉人」是一個滿了軟弱的人。他現在能說:『耶和華阿,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一個人若有這樣的認識,即使他所作的不多,但是他是主恢復的一大祝福。

成為一個斷奶的孩子

 第二節:『我的心平靜安穩。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在孩子斷奶之前,他有諸多的要求;一旦斷奶之後,他會有安息,因為他知道母親會按時來餧養他。這時詩人是平靜安穩的,他的行事為人也是合宜的。

 當我們還是屬靈的孩子時,我們對主有很多的要求,而主也容忍我們,甚至答應我們某些禱告,因我們還是孩子。一旦你長成了,主就不是照著你的喜好來供應你。主會照他的時間表來餧養你,而你可能就要等待祂的供給。現在你不是主人,祂才是主人。你不再要求主來為你作些甚麼,你能順服祂的旨意,讓主來帶領你。

 最後詩人說:『以色列阿,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讀到這裡,我們裡面真是滿了敬拜。當我們有了一點成熟,我們就不會那麼急切的要作些甚麼大事,反而能順服主的旨意,安息在祂裡面。主最終要得著這一班成熟的人,來彰顯祂的見證。願主憐憫我們。── 朱韜樞《上行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