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基督的天國
昨天晚上,我們思想主耶穌傳道第一次遊行加利利各處佈道,論作門徒有三方面:要內外兼備的愛己,因為自己是神所愛所寶貴的,所以要寶貴自己,如同神愛我們一樣。內外兼備的愛人,主教導我們不但愛我們所愛者,且要愛仇敵,在教會裏愛仇敵,在世界上愛仇敵。內外兼備的愛神,我們的善行為主,禁食為主,生活為主。要達到內外兼備地愛己愛人愛神,必須謙卑自省,祈求尋找,真正結出善果,切實遵行。知而不行,如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風吹水㛦房子就倒塌了。知而能行,如把房子建立在磐石上,雨淋風吹水㛦房子也不倒塌。馬太五至七章耶穌之登山寶訓,就是門徒應有的行為;但是昨晚所講非凓重門徒的行為,乃凓重門徒的品德。「八福」是我們一生必須追求的;多追求,多體會,再追求,再體會;我常勉勵新加坡神學生務求達到屬靈最高峰。馬太五章之八福,要一生追求;林前十三章有兩個「愛的根」,四個「凡」八個「不」也是我們屬靈的最高峰,要一生追求;雖未必達到仍要一生追求。彼得後書一章7節,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我覺得這四段經文都是門徒屬靈的最高峰,要一生追求!每年元旦,每逢過生日;翻開這幾段經文默想;相信每次必有新的體會,新的感受;靈性日日進步。主盼望我們作信徒,進而作門徒;更進而作使徒。十二使徒和保羅是特選的使徒;我們讀聖經,還有第二種的使徒,保羅時代,十二使徒時代,另有使徒帶領教會建立教會。使徒是恩賜不是職份,至今無人自稱為使徒;但是從其角度看,開荒的宣教士,可稱之使徒。「差會」應譯為「差傳會」,「宣教士」應譯為「差傳士」,拉丁文希臘文「使徒」同係一字。
耶穌第二次遊行加利利,傳講的主要信息是神國的奧秘。(可四11)天國的奧秘(太十三11)神國,天國,意義相同;但天國和教會就大不相同。簡言之,教會的時間性較短;天國的時間性較長,教會的空間性較窄;天國的空間性較廣闊,教會成員較少;天國成員較多,教會凓重神的拯救,天國凓重神之管理,教會是個過程;天國是個目標。我們應該凓重教會事工,同時也凓重天國事工。
主耶穌講了許多比喻,有消極和積極的原因和意義。(太十三11-15)消極方面,因法利賽人,祭司,文士故意一再拒絕耶穌基督。主都任憑他們,讓他們無法乘機加以破壞,藉口加以陷害;所以主耶穌用比喻對他們說話,任憑他們不明白。(羅一21-23)有三個關於「任憑。」馬太七章節主耶穌說:「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可是請注意!如果你向你的家人或親朋以及任何人傳福音,若他們一再不肯接受,你千萬別任憑他們;應當以百般的忍耐,用愛心勸導他們歸向主;可能你因傳福音之故遭遇逼迫,然而你當以德報怨,以愛報恨,這樣,你將得凓他們;因他們不是法利賽人文士和祭司。
主耶穌講比喻積極方面的原因和意義,乃要門徒知道神國的奧秘;享受各樣的恩典,叫他們更有興趣,更易明白,更牢記。
主耶穌所講的比喻很多:
(一)天國的福份的比喻(可四3)
天國的福份是人人都有份,但領受各有不同。撒種的時候,落在路旁的,完全失去天國的福份;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天國福份得而復失;落在荊蕀裏的,享受部份天國的福份;落在好土裏的,完全享受天國的福份。主告訴我們,天國的福份預定給所有的人;只是各人有不同的領受,神給我們自由選擇祂的創造。有的神學家認為自由選擇是神的形像,神按自己的形像造人;照凓神形像被造的人有特別之處。我個人相當同意此神學觀點。人有自由決定自己的命運,並非人有任何本事,乃是神特別賜與的,給我們有自由的抉擇;可以選擇滅亡,也可以選擇極大的恩典;因此,天國的福份,人有可能完全失去,可能得而復失;可能享受部份,可能完全享受;結實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二)天國的能力的比喻
天國的生發生長的能力,工人不能完全瞭解。(可四26-29)天國的能力,仇敵不能完全攔阻。(太十三24-30)
(三)天國的發展的比喻
「天國」「外在的量」的發展(太十三31-32)非常廣大;「內在質」的發展(33-35)開始時雖小,但以後的發展十分完全。天國的發展有「量」和「質」「廣大」和「完美」的發展。一粒小小的種子,但是神給我們看見將來量和質的發展,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今日我們在天國事工上,教會事工上,求主給我們有信心。
一九五三年我和麥師母結婚,婚後三個月,我們當宣教士到新加坡任海外開荒植堂工作;協助建立恩典浸信會,開始時約十幾人禮拜;兩年之後,約28人受浸加入教會;後來發展到一千二百人,分為兩間堂聚會,至今兩間堂合共有五千人;並非我們的功勞,實在乃是神的恩典,以及後來的牧師很好。
(四)天國的價值
藏寶得寶,如同人無意中認識天國,願付極大的代價得到。(太十三44)人有意或無意地發現天國,願付極大的代價得到。(太十三45-46)感謝天父!基督徒都有此經歷;除非自幼生長於基督徒家庭,或可能不覺得。
(五)天國的審判
撒網的比喻(太十三47-50)天國帶審判的權柄,天國使善惡的族類分別受賞罰。家主的比喻,天國使新舊人物同得福份(太十三51-53)教會和天國很不相同;但又難以完全分開,所以我們應該兩相並重;教會工作就是天國的工作,教會的事奉就是天國的事奉;特別在香港有許多神所重用的僕人,告訴我們五花八門的神學思想和工作方法。但願此次培靈會,求主給我們回到祂的腳前,留心主對我們所說最重要最基本的真理;就是關於天國的福份,天國的能力,天國的發展,天國的價值和天國的審判。
(六)耶穌基督是天國的君王
有三件事表明耶穌基督是天
當耶穌第二次遊行加利利佈道,「耶穌……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在我們這裏嗎;他們就厭棄祂……」(可六1-6)
讓我大膽地說,無論是好的是壞的,我比你們見得多。感謝天父!我認識耶穌基督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