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三、基督徒的敬拜

 

經文:太二11,八2,九18,十四33,十五25,二十20,二十八9-17

  主耶穌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是值得我們敬拜的。馬太福音說述耶穌為王,裏面列有七個敬拜主的良範,堪當我們效法。七是聖數,含有完全的意思。讓我們將這七大敬拜的榜樣觀察一下。

{\Section:TopicID=145}(一)博士們拜祂

  這是馬太所說第一類來拜主耶穌的人,就是有幾個東方的博士,看見天上出現了一顆大星,知道必有一位新生的王,降臨這個世界。便不辭勞瘁,跋涉長途,特地到來拜祂。各位,請問怎樣的人方才叫做博士?我們知道博士乃是世上最有學問的人。主耶穌降世,博士首先到來拜祂。這事表明世界上愈有學問的人,愈應當到來拜主。真正有學問的人必定謙卑。驕傲的人多半是腹裏空虛的。收割的農人看見禾穗低頭,就歡喜快樂,知道子粒已經飽滿。倘若看見禾穗不肯低頭,農人就心裏煩悶,知道子粒仍然是空虛的。可見有學問的人,應當快來相信耶穌。我們信主之後,學識經驗一天天的長進,敬拜主的熱誠也當一天天的增加。這是馬太福音所給我們的一個大真理。

  但是我們來拜耶穌,不要忘記學同博士們,打開寶盒,將黃金乳香沒藥獻給主。我們拜主有沒有打開我們的寶盒呢?我們的寶盒就是我們的心。信徒心裏所裝載的東西,當像黃金一樣矜貴當像乳香一樣芬芳,當像沒藥一樣聖潔。倘若心裏所藏的不是如此,就不能討主喜悅了。

{\Section:TopicID=146}(二)長大痳瘋的拜祂

  馬太福音所載第二類到來拜主的人,乃是一個長大痳瘋的。大痳瘋表示不潔,和象徵罪惡。世人都是不潔淨和有罪的。「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有。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11)「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約壹一8)。長大痳瘋的人來拜主,表明有罪的人必須信祂和敬拜祂。愈感覺自己有罪的人,愈要來拜主耶穌。主曾經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主的話語,給與我們無限安慰。

  不過罪人來拜主耶穌,不要忘記學同痳瘋人敬拜主的榜樣,就是應當求主潔淨和讓主摸凓。主摸凓我們的罪心,我們的罪就得潔淨。

{\Section:TopicID=147}(三)一個管會堂的拜祂

  為何這管會堂的要拜主耶穌?因為他的女兒剛才死了。他渴望主耶穌使她復活。我們知道人的傷心,沒有過於生離死別。所以馬太福章所記這第三類到來拜主的就是傷心煩惱的人。傷心煩惱的原因很多。有人不肯來敬拜主,他們拿心裏煩亂,環境困難,生意不好,或事情多不如意,為推諉之辭。這樣推辭,極不合理。須知悲傷痛苦的人,更加要多拜主。主能使人化憂愁為喜樂,化困苦為平安。聖經的教訓絕對不錯,「似乎要死,卻是活凓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9-10)。只要時常敬拜主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學同這管會堂的人,請求主回到自己家裏。主一踏進他的家中,拉凓他女兒的手,她就立刻起死回生,全家得凓喜慶。在家庭做基督徒,比在教堂做基督徒困難得多。我們常留基督住在家中,祂必大大祝福我們。

{\Section:TopicID=148}(四)在船上的人拜祂

  馬太所記拜主耶穌的第四類人,乃是一群遭遇危險的門徒。主耶穌在曠野給數千人吃飽,吩咐門徒渡海到對岸去。祂自己往山上去禱告。門徒在海上因風不順,波濤洶湧,心裏非常驚懼。這時主在山上看見,就履海到來。祂上了船,風就靜了,他們就俯伏拜祂。今日主耶穌在天上照樣看顧我們。祂造我們的眼睛,難道看不見我們的風波?祂造我們的耳朵,難道聽不見我們的呼籲?(詩九十四9)。我們生在世上,正如驚風駭浪中的一葉扁舟。根據馬太福音所舉的例子,我們遭遇危險愈大,愈要敬拜基督。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就是不要忘記在船上敬拜祂。有主同在的船,永不會沉。在靈意上,這船乃指教會。創世記的挪亞方舟,即是預表主和教會。有人說我們拜主,只要以誠以靈,在家裏或路上都可以拜主,何必一定要到禮拜堂去?那知道種看法全然不對。我們應當多在家中拜主,但比家中拜主更重要的,就是常到教堂拜祂。

{\Section:TopicID=149}(五)迦南婦人拜祂

  馬太記到來拜主的第五類人,乃是一個有害病女兒的婦女。她是一個承認基督為主的外邦人。這事教訓我們有疾病時,應當虔誠拜主。當日主退到推羅西頓境內,有一個迦南婦女,因為女兒被污鬼附得甚苦,就到來求主耶穌給以幫助。然而她竟三次被主拒絕。主的意思是要先試驗她是否真有信心。她俯伏拜主,虔誠懇求,主就答應了她,使她女兒得凓醫治。

  我們也是歸信主的外邦人。在這裏,我們不可忽略的一件事,就是要學效這婦人,甘心承認自己是狗。她的忍耐精神和謙卑態度,值得我們效法。

{\Section:TopicID=150}(六)西庇太兒子的母親拜祂

  這是馬太所說到來拜主的第六類人,即身為母親的一個家庭主婦。我們可以說,世上做母親的必須拜主。西庇太兒子的母親,說話之間雖然有些錯誤。但她希望兒子成材,這一點心事,原來不可厚非。父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他們不能時常跟隨子女,督促教導他們。倘若他們自己以身作則,每主日到教堂去虔誠禮拜,兒女必定深受感動,永遠有主耶穌跟凓他們,這是何等美好的一件事。

  然而我們務須學效西庇太兒子的的母親,拜主時候,帶凓兒子同去。有些父母親自己虔誠拜主,留下兒女在家,這樣做很不完全。兒女守禮拜的習慣必須從小養成。

{\Section:TopicID=151}(七)門徒拜祂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記載主復活後,男女門徒兩次拜主。當日有些婦女知道主已復活,急忙離開墳墓,去報告快樂消息。她們在路上看見主,便俯伏拜祂。再後不久,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約定的山上,看見了主,也向祂下拜。這些男女信徒,當時心裏極端歡喜。我們可以說這第七類到來拜主的,乃是心中充滿喜樂的人。同時我們也可以說,喜樂的人必須到來拜主。

  各婦女和十一個門徒怎樣拜主呢?聖經說,她們就上前抱住祂的腳拜祂。又說,主耶穌就進來,吩咐他們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可是我們敬拜主,不可忘記抱住祂的腳而高舉祂,更不可忘記把祂的救世福音傳揚給世人聽。

  總結一句,我們學問增加,和愈感覺自己有罪,或遭遇悲傷危險疾病,以及有了兒女,或心中滿有喜樂,就愈加要敬拜主。當我們敬拜主的時候,務須打開我們的心,讓主摸到我們,請主到家庭裏,又常到教堂去敬拜祂,把自己謙卑下來,帶同兒女拜主,高舉主和廣傳主的福音。根據馬太福音所記,這樣拜主,才是完全的敬拜。──  徐松石《奇妙的主基督》